外匯儲備兼具對外支付和緩沖外部沖擊的雙重功能,使得其規(guī)模估算一直是困擾理論界和決策層的重大難題,不同經濟環(huán)境和政策安排下,結論往往相差甚遠。外匯儲備是一國持有的外國貨幣。本書以貨幣功能為理論出發(fā)點,從外匯儲備需求和儲備貨幣供給的角度,對外匯儲備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演進進行了全新梳理,利用當前國際上宏觀經濟分析主流方法(DSGE模型),對不同開放條件下中國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進行了合理估算,進而以本**一體化的視角對貨幣內外量價目標(“貨幣數量+匯率”與“利率+外匯儲備”)交叉換位的中國貨幣調控方式轉型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對外匯儲備在預期管理和宏觀審慎政策中的作用、人民幣國際化、外匯市場發(fā)展與“藏匯于民”的政策選擇等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本書不僅能對近期我國匯率和外匯儲備的爭論有所啟發(fā),更對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更好實現經濟新常態(tài)下的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