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地下軌道交通簡介
1.2 地下軌道交通工程的圍巖穩(wěn)定性問題
1.3 常用的圍巖穩(wěn)定模擬方法
1.4 模擬方法的工程應用
2 地下軌道交通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方法
2.1 地下車站工程
2.1.1 地下車站的結構類型
2.1.2 地下車站的結構設計
2.1.3 基坑的圍護結構類型
2.1.4 基坑的施工方法
2.2 區(qū)間隧道工程
2.2.1 區(qū)間隧道的結構類型
2.2.2 區(qū)間隧道的結構設計
2.2.3 區(qū)間隧道的施工方法
3 有限差分數值計算方法
3.1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3.1.1 基本概念
3.1.2 差分近似
3.1.3 其他近似方法
3.1.4 邊界條件
3.2 有限差分法與其他數值方法比較
3.3 FLAC3D軟件簡介
3.3.1 基本原理
3.3.2 功能簡介
4 工程結構的FLAC3D建模方法
4.1 結構單元
4.1.1 梁單元
4.1.2 樁單元
4.1.3 錨索單元
4.1.4 襯砌單元
4.2 GTSNX網格模型的導人
4.2.1 GTSNX軟件建模
4.2.2 FISH語言程序
5 區(qū)間隧道的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
5.1 概述
5.2 隧道下穿建筑物
5.2.1 洛陽市城市地鐵(M)1號線某區(qū)間隧道
5.2.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5.2.3 計算命令
5.2.4 計算結果及分析
5.3 隧道側穿橋梁基礎
5.3.1 大連M7號線某區(qū)間隧道
5.3.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5.3.3 計算命令
5.3.4 計算結果及分析
5.4 隧道下穿既有隧道
5.4.1 大連地鐵5號線某區(qū)間隧道
5.4.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5.4.3 計算命令
5.4.4 計算結果及分析
6 地下車站的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
6.1 概述
6.2 樁和錨索支護基坑
6.2.1 重慶M9號線二期工程某基坑
6.2.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6.2.3 計算命令
6.2.4 計算結果及分析
6.3 樁和內支撐支護基坑
6.3.1 大連M7號線某基坑
6.3.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6.3.3 計算命令
6.3.4 計算結果及分析
6.4 地下連續(xù)墻支護基坑
6.4.1 深圳市崗廈北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6.4.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6.4.3 計算命令
6.4.4 計算結果及分析
6.5 暗挖基坑
6.5.1 重慶市M9號線工程某基坑
6.5.2 計算模型及參數
6.5.3 計算命令
6.5.4 數值計算結果分析
7 特殊問題的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
7.1 動力問題
7.1.1 北京M17號線某區(qū)間隧道
7.1.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7.1.3 計算命令
7.1.4 計算結果及分析
7.2 滲流問題
7.2.1 鄭州Ml號線某區(qū)間隧道
7.2.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7.2.3 計算命令
7.2.4 計算結果及分析
8 施工監(jiān)測技術
8.1 地下車站施工監(jiān)測
8.1.1 監(jiān)測點布置
8.1.2 支撐軸力監(jiān)測
8.1.3 土壓力監(jiān)測
8.1.4 位移監(jiān)測
8.1.5 孔隙水壓力監(jiān)測
8.1.6 監(jiān)測數據處理與數值模擬應用
8.2 區(qū)間隧道施工監(jiān)測
8.2.1 監(jiān)測點布置
8.2.2 圍巖與襯砌間應力監(jiān)測
8.2.3 監(jiān)測數據處理與數值模擬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