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腫瘤學探索·癌癥:一位醫(yī)者的工作札記

探索·癌癥:一位醫(yī)者的工作札記

探索·癌癥:一位醫(yī)者的工作札記

定 價:¥118.00

作 者: 徐迎新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624369 出版時間: 2019-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0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值得向廣大讀者強力推薦的高層次癌癥知識讀物,原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寫序給予很高評價。由留美歸國的資深腫瘤學臨床醫(yī)師,根據(jù)自己長期在癌癥方面的研究、臨床治療和康復實踐編寫的?!短剿鳌ぐ┌Y——一位醫(yī)者的工作札記》分20個主題,解讀癌癥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它為什么能在體內肆虐,人類多年來如何在與其頑強抗爭,得了癌癥怎樣治療才能康復甚至痊愈,傳統(tǒng)的手術、化療和放療到底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能給癌癥患者帶來什么樣的益處,傳統(tǒng)的中醫(yī)中藥在抗癌治療中效果如何,心理狀態(tài)對癌癥患者的預后有何影響,腸內微生態(tài)和腸內營養(yǎng)對患者整體有何幫助,癌癥是否可以遺傳,如何看待技術進步與臨床試驗等一系列問題。作者以工作札記的形式,生動的筆觸,將復雜的科學技術內核用通俗的語言娓娓道來,并從中表達出作者的重要理念——以恢復/重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或自我療愈能力為核心,走綜合性綠色治療之路,才能為癌癥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

作者簡介

暫缺《探索·癌癥:一位醫(yī)者的工作札記》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引子 1
主題1 拒絕癌癥與保護環(huán)境 4
札記1-1 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 5
札記1-2 癌癥與腫瘤的區(qū)別 6
札記1-3 “癌癥村”現(xiàn)象給我們傳遞的信息 7
札記1-4 水源、土壤污染與癌癥相關的科學證據(jù) 9
札記1-5 海洋污染與癌癥關系探究 9
札記1-6 吸煙致癌——板上釘釘 11
札記1-7 新問題:霧霾是否導致癌癥 12
札記1-8 保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與癌癥防控曙光乍現(xiàn) 16
主題2 弄懂人體復雜而精巧的防御機制 19
札記2-1 什么是人體防御 20
札記2-2 人體組織的天然屏障 20
札記2-3 不可缺少的血- 腦屏障 22
札記2-4 母體的胎盤屏障 23
札記2-5 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 24
札記2-6 免疫系統(tǒng)的分類與組成 25
札記2-7 中樞免疫器官及其作用 25
札記2-8 外周免疫器官及其作用 28
札記2-9 各種免疫細胞及相關活性物質 33
札記2-10 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 39
札記2-11 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 41
札記2-12 積極防御從我做起 43
主題3 助力免疫系統(tǒng)對腫瘤細胞的博弈 44
札記3-1 識別“自我”與“非自我” 45
札記3-2 腫瘤發(fā)生的免疫編輯學說 45
札記3-3 腫瘤的免疫逃逸與應對策略 48
札記3-4 腫瘤免疫治療誕生的故事 49
札記3-5 腫瘤免疫治療的后續(xù)發(fā)展 55
札記3-6 腫瘤免疫先遣隊——NK細胞 57
札記3-7 關于樹突狀細胞(DC)的探索 63
札記3-8 T 淋巴細胞的抗癌作用 78
札記3-9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喚醒”或“再教育” 90
札記3-10 中性粒細胞在抗癌中的角色與作用 94
札記3-11 怎么選擇免疫治療才能精準 96
札記3-12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現(xiàn)狀 97
札記3-13 從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說開去 105
主題4 遠離癌癥重在預防和早診早治 113
札記4-1 數(shù)據(jù)說話 114
札記4-2 癌癥的工作重心應放在預防和早診上 114
札記4-3 何謂癌癥的三級預防 114
札記4-4 我想為癌癥預防做點事 117
札記4-5 推動年度健康體檢很有必要 117
札記4-6 常規(guī)年度體檢的內容 118
札記4-7 避免體檢中的誤診漏診 119
札記4-8 早篩早診醫(yī)療實踐中的經(jīng)驗教訓 120
札記4-9 呼吁大眾提高對癌癥重在早診的認識 124
札記4-10 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 125
札記4-11 西方健康管理產(chǎn)業(yè)的建立與發(fā)展 126
札記4-12 中國健康管理產(chǎn)業(yè)發(fā)展歷程 128
札記4-13 促進健康管理任重道遠 129
主題5 癌癥能否更早地被發(fā)現(xiàn)和防控 131
札記5-1 提出問題 132
札記5-2 我對健康體檢的經(jīng)驗之談 132
札記5-3 健康體檢誤診漏檢的癥結究因 135
札記5-4 2018年美國癌癥篩查指南及存在的問題 142
札記5-5 中國部分常見癌癥早期篩查的專家共識 145
札記5-6 未來的癌癥早期或超早期篩查與防控 150
主題6 誰來為癌癥患者進行醫(yī)療與康復方案的頂層設計 152
札記6-1 必須要做的事 153
札記6-2 從一例癌癥治療方案的頂層設計談起 153
札記6-3 目前我國腫瘤患者的就醫(yī)現(xiàn)狀 155
札記6-4 抗癌“流水線”完成后的一般結果 158
札記6-5 腫瘤治療存在問題 159
札記6-6 腫瘤治療與康復的全貌 163
札記6-7 癌癥幸存者需要專業(yè)化的康復與管理 174
札記6-8 怎樣進一步開展腫瘤的康復醫(yī)療工作 175
主題7 失去了手術機會仍有生的希望 178
札記7-1 手術仍是實體瘤首選治療 179
札記7-2 TNM分期系統(tǒng) 179
札記7-3 罹患癌癥能否手術需要評估 181
札記7-4 手術不等于獲益 182
札記7-5 晚期癌癥患者還要不要手術 184
札記7-6 新輔助化療介紹 184
札記7-7 失去了手術機會的晚期癌癥患者仍有生的希望 191
札記7-8 關于抗腫瘤的“后續(xù)部隊” 192
札記7-9 晚期癌癥術后以免疫治療為核心綜合治療實例 194
札記7-10 講一個與癌共舞共存的故事 197
札記7-11 癌癥患者如何調動自己的自愈能力 199
主題8 癌癥患者的化療應適度 204
札記8-1 從我對化療的認識談起 205
札記8-2 化療藥物起源的故事 206
札記8-3 用化療藥物治療白血病患兒的法伯醫(yī)師 208
札記8-4 化療藥物研發(fā)的演化與進展 210
札記8-5 周期性給藥和聯(lián)合化療的出現(xiàn) 211
札記8-6 輔助化療的興起 213
札記8-7 人體接受化療藥物的殘酷性 215
札記8-8 一個典型化療案例顯示的利與弊 217
札記8-9 重新認識癌癥——新的治療思路 219
札記8-10 癌癥化療療效有限、執(zhí)行有“度” 221
札記8-11 尋找最高性價比的化療抗癌 222
札記8-12 化療除了規(guī)范化也應該個體化 225
主題9 放療還可以這樣做 226
札記9-1 幾句交代 227
札記9-2 放療的誕生 227
札記9-3 放射線的危害 229
札記9-4 放療技術的演化與進步 230
札記9-5 放療未來發(fā)展的新技術 235
札記9-6 放療的應用價值 237
札記9-7 放療臨床應用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238
札記9-8 放射治療的局限性 240
札記9-9 放療還可以這樣做 242
主題10 癌癥免疫治療的目的是什么 246
札記10-1 熱門話題 247
札記10-2 癌癥免疫治療到底要干啥 247
札記10-3 簡說免疫系統(tǒng)復雜工程 248
札記10-4 癌癥患者系統(tǒng)免疫監(jiān)測 249
札記10-5 關于系統(tǒng)免疫紊亂的判斷 250
札記10-6 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和免疫評分 252
札記10-7 有哪些腫瘤免疫奧秘需要進一步探究 255
札記10-8 尋找?guī)椭┌Y患者糾正免疫低能或失能的方法 255
札記10-9 目前正在應用的糾正免疫低能的方法 256
札記10-10 阻斷免疫抑制因素的臨床應用 263
札記10-11 癌癥免疫治療結語 265
主題11 百病由心生 267
札記11-1 中西醫(yī)皆認“心病” 268
札記11-2 意識對身體作用的實驗證據(jù) 268
札記11-3 我個人的三次情緒體驗 269
札記11-4 心理壓力的來源和壓力應激反應 270
札記11-5 應激反應發(fā)生的基本機制 271
札記11-6 現(xiàn)代生存環(huán)境應激 272
札記11-7 癌癥患者的壓力狀態(tài)與調整 273
札記11-8 心理壓力也分好與壞 277
札記11-9 一名癌癥患者的經(jīng)歷帶來的啟迪 278
札記11-10 癌癥患者需要“愛”與“被愛” 280
主題12 深入到潛意識層面 282
札記12-1 需要專業(yè)心理咨詢師 283
札記12-2 催眠術——深入到潛意識層面清除負面信息 283
札記12-3 講一個典型的心理干預案例 284
札記12-4 解開各式各樣的心鎖 286
札記12-5 關于癌癥患者知情權的處理 288
札記12-6 心境對癥狀的巨大影響 289
札記12-7 醫(yī)師應該是關愛的使者 290
主題13 自我療愈的芳香舒緩療法 292
札記13-1 自我療愈的重要性 293
札記13-2 芳香舒緩療法的理論依據(jù) 293
札記13-3 中國香藥療法與健康的淵源 294
札記13-4 西方熏香療法與健康的淵源 296
札記13-5 東西方香學的比較 297
札記13-6 親身體驗熏香對健康產(chǎn)生的影響 297
札記13-7 “ 香氣養(yǎng)性”是香學的核心觀念 299
札記13-8 嘗試燃香與冥想結合的芳香舒緩療法 301
主題14 中國醫(y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303
札記14-1 “西”學“中”很必要 304
札記14-2 傳統(tǒng)中醫(yī)面臨的困境和機遇 304
札記14-3 從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說起 305
札記14-4 大家談“中西醫(yī)結合” 306
札記14-5 湯釗猷院士走中西醫(yī)結合道路的故事 307
札記14-6 我向中醫(yī)學習的心路歷程 310
札記14-7 您到底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 316
札記14-8 中醫(yī)重視身心靈兼治 318
札記14-9 嘗試從抗癌的中草藥里提取和篩選有效成分 319
札記14-10 我的中西醫(yī)結合控癌之夢 320
主題15 免疫治療是中西醫(yī)整合的橋梁 322
札記15-1 淺說免疫治療的全身“扶正”理念 323
札記15-2 中醫(yī)陰陽學說與生物醫(yī)學的交融 323
札記15-3 我們對免疫與陰陽的認識 325
札記15-4 西醫(yī)免疫學理論中的陰陽平衡 326
札記15-5 癌癥轉移:種子與土壤 328
札記15-6 腫瘤的免疫代謝微環(huán)境用單一手段解決不了 329
札記15-7 中醫(yī)的瘀、堵、毒及腫瘤微環(huán)境 331
札記15-8 中醫(yī)扶正祛邪與西醫(yī)免疫治療相輔相成 334
主題16 腸道是不可忽視的器官 335
札記16-1 講講我們的腸道 336
札記16-2 關于腸道微生態(tài)及其形成 337
札記16-3 出生方式對腸道菌群有影響 337
札記16-4 腸道微生態(tài)的作用 338
札記16-5 腸道菌群的致癌作用 339
札記16-6 關于條件致病菌的避免 341
札記16-7 還有哪些腸道菌與癌癥有關 342
札記16-8 腸道菌群的抑癌作用及其與免疫治療的關系 343
主題17 癌癥患者應該怎么吃 346
札記17-1 不良飲食習慣是癌癥滋生的土壤 347
札記17-2 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癌癥相關 348
札記17-3 與癌癥相關的膳食營養(yǎng)因素 348
札記17-4 該讓癌癥患者吃點什么 353
札記17-5 癌癥患者的營養(yǎng)治療 354
札記17-6 中醫(yī)食療與調養(yǎng)之所長 355
札記17-7 營養(yǎng)調理的中醫(yī)治則 355
札記17-8 中醫(yī)體質辨識與營養(yǎng) 357
札記17-9 關于中醫(yī)營養(yǎng)調理的進一步探討 359
札記17-10 現(xiàn)代膳食面臨的困惑與癌癥 359
主題18 如何看待癌癥的遺傳因素 363
札記18-1 問題的提出 364
札記18-2 癌癥遺傳因素相關的幾個概念 364
札記18-3 家族性癌癥綜合征 366
札記18-4 癌癥遺傳因素與共享生活環(huán)境的聯(lián)合致癌作用 368
主題19 技術的進步與臨床試驗 370
札記19-1 何謂臨床試驗 371
札記19-2 傳統(tǒng)抗癌藥的局限性和弊端 371
札記19-3 科學技術的進步催生抗癌新藥 372
札記19-4 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guī)范 374
札記19-5 試出來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376
札記19-6 痛苦與希望共存的故事 378
札記19-7 客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