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液固旋流分離新技術

液固旋流分離新技術

液固旋流分離新技術

定 價:¥198.00

作 者: 寫 著,組織 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化工過程強化關鍵技術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2343352 出版時間: 2019-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5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液固旋流分離新技術》是《化工過程強化關鍵技術叢書》的一個分冊。本書以三維旋轉湍流場動力學、顆粒材料運動學和污染物傳遞分離的關聯(lián)理論為基礎,系統(tǒng)介紹了液固旋流分離新技術原理及工程應用,發(fā)展了液固旋流分離過程的檢測新方法,建立了液固微旋流器并聯(lián)放大工程設計模型,開發(fā)了顆粒自轉、排序、過濾的強化液固旋流分離新技術,構建了以液固旋流分離為核心的甲醇制烯烴反應廢水處理、沸騰床加氫液固在線分離、沸騰床外排催化劑資源化和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流程和工程裝置。 《液固旋流分離新技術》是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的系統(tǒng)總結,提供了大量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數(shù)據(jù),可供化工、材料、環(huán)境、制藥、食品等領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環(huán)境、給排水及相關專業(yè)研究生、本科生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汪華林,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曾獲上??萍季?、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獲四川大學學士、碩士學位,1995年獲華東理工大學博士學位,留校工作至今,曾到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學術訪問。20多年來,致力于物理法環(huán)境污染物減排與資源化科學技術研究,專注于液-液、液-固、氣-液旋流分離理論和技術及高濃度難降解污染物源頭控制及回收利用工藝,發(fā)現(xiàn)了旋流器中三維旋轉湍流場中顆粒可高速自轉、自轉和公轉速度不一致,創(chuàng)新了系列化學污染物物理分離的工藝流程和裝置,實現(xiàn)了“顆粒高速自轉”從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到工程應用的突破,代表性成果被列入Elsevier出版的工程技術手冊《Handbook of Spent Hydroprocessing Catalysts》(第二版)。應用至我國27個省區(qū)市的十五種類型110個重大化工裝置、海上油氣平臺的廢水廢氣廢熱廢液綜合防治中,實現(xiàn)了“不用或少用化學藥劑”的污染物源頭控制和資源化。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1項。兼任中國通用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分離機械分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化工機械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化工過程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機械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化工學會化工過程強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化工學會過濾與分離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jié) 污染物源頭控制及資源化 1
第二節(jié) 液固分離應用領域 3
第三節(jié) 液固旋流分離研究進展 6
一、測試研究 9
二、模擬研究 13
三、分離性能 15
四、應用拓展 17
第四節(jié) 液固旋流分離過程強化研究進展 21
一、調整結構尺寸強化旋流分離過程 22
二、操作參數(shù)調整強化旋流分離過程 23
三、改善物料性質強化旋流分離過程 24
四、其他強化旋流分離過程的方法 24
第五節(jié) 旋流器內湍流流動-顆粒運動-污染物分離的關聯(lián) 25
一、旋流場中顆粒自轉強化污染物分離 26
二、旋流場中顆粒排序強化污染物分離 30
第六節(jié) 本章小結 31
參考文獻 32

第二章 旋流動力學與顆粒運動學 / 38
第一節(jié) 旋流場流體運動基本形式 39
一、內旋流和外旋流 39
二、短路流 43
三、循環(huán)流 43
四、零軸速包絡面和空氣柱 44
五、顆粒公轉和自轉 45
第二節(jié) 顆粒自轉運動 45
一、顆粒自轉現(xiàn)象 45
二、剪切流場中非慣性顆粒自轉模型 50
第三節(jié) 旋流場微球自轉分析 52
第四節(jié) 重質旋流器內顆粒自轉解析求解 54
一、基本假設 55
二、基本方程 55
三、模型修正 60
四、內流場方程簡化 62
五、顆粒自轉速度計算 63
第五節(jié) 旋流場顆粒自轉調控 65
一、微球運動速度徑向分布關系 66
二、公轉速度 66
三、自轉調控 66
四、顆粒自轉與公轉的關系 68
五、旋流場中顆粒自轉和公轉耦合 70
第六節(jié) 輕質旋流器內顆粒自轉解析 71
一、內流場方程求解 72
二、內流場計算 75
三、輕質旋流器內流場分布 75
四、輕質旋流器內顆粒公轉與自轉 77
第七節(jié) 雙錐輕質旋流器內顆粒自轉解析 78
一、邊界條件 78
二、流函數(shù)及速度分量求解 79
三、雙錐旋流器內速度分布 82
四、雙錐輕質旋流器內顆粒自轉與公轉 83
第八節(jié) 本章小結 84
參考文獻 84

第三章 液固旋流分離過程檢測及調控 / 91
第一節(jié) 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 91
一、PDPA測試系統(tǒng)的組成及原理 91
二、旋轉流場的PDPA實驗系統(tǒng)設計和搭建 94
三、旋轉湍流場PDPA檢測及調控 99
第二節(jié) 粒子圖像測速 105
一、PIV測試系統(tǒng)的原理和組成 105
二、旋轉流場的PIV實驗系統(tǒng)搭建和流程設計 108
三、旋轉湍流場PIV檢測與調控 111
第三節(jié) 體三維測速 122
一、旋轉流場V3V測試原理和平臺構建 123
二、旋轉流場V3V測試流程及方法 127
三、旋轉流場V3V檢測及調控 131
第四節(jié) 旋流場中顆粒自轉和公轉檢測 139
一、檢測原理 139
二、檢測設備和方法 141
第五節(jié) 表/界面污染物SERS檢測 151
一、微流控制備具有SERS活性的多孔顆粒 151
二、顆粒表面污染物旋流分離在線SERS檢測 154
三、界面SERS檢測 167
第六節(jié) 本章小結 178
參考文獻 178

第四章 顆粒排序強化液固旋流分離 / 180
第一節(jié) 排序型旋流器概況 180
一、顆粒排序方法 180
二、排序強化旋流分離 182
三、進口排序型旋流器 182
第二節(jié) 顆粒排序與微旋流分離器的設計 184
一、旋轉流顆粒排序理論研究 184
二、基于離心沉降顆粒排序器設計 188
三、顆粒排序方式及排序微旋流器的設計 194
第三節(jié) 顆粒排序對微旋流器內流體流動的影響 201
一、計算數(shù)學模型 201
二、顆粒排序對微旋流器內流體流動的影響 205
三、顆粒排序對微旋流器內壓力場的影響 213
第四節(jié) 顆粒排序對微旋流器內顆粒運動特性的影響 214
一、控制方程 214
二、邊界條件 216
三、模擬計算及討論 216
第五節(jié) 顆粒排序對微旋流器分離性能的影響 227
一、實驗 227
二、顆粒排序對微旋流器操作性能的影響 228
三、顆粒排序對微旋流器分離效率的影響 230
第六節(jié) 本章小結 234
參考文獻 235

第五章 液固分離雙分支流理論并聯(lián)放大 / 239
第一節(jié) 微旋流器并聯(lián)形式 239
第二節(jié) 直線型并聯(lián)分支流理論 240
一、基本分支模型 240
二、常用分支流計算方法 241
三、Wang模型 242
第三節(jié) U-U型微旋流器并聯(lián)理論 245
一、模型假設 245
二、進口-底流數(shù)學模型 245
三、模型求解 249
四、實驗與理論對比 252
五、U-U型并聯(lián)設計準則 256
六、U-U型并聯(lián)300倍放大案例 262
第四節(jié) Z-Z型微旋流器并聯(lián)理論 269
一、數(shù)學模型 270
二、方程求解 275
三、實驗與理論對比 280
四、Z-Z型并聯(lián)設計準則 283
第五節(jié) U-Z型微旋流器并聯(lián)理論 292
一、解析解 292
二、實驗與理論對比 295
三、U-Z型并聯(lián)設計準則 295
第六節(jié) U-U、Z-Z、U-Z三種并聯(lián)方式對比 298
一、理論模型的統(tǒng)一性分析 298
二、軸向速度分量的修正系數(shù) 299
三、實驗結果 299
四、理論解析解 299
第七節(jié) 微旋流器并聯(lián)應用實例 300
一、甲醇制烯烴廢水液固分離微旋流器并聯(lián)設計 300
二、旋流釋碳器并聯(lián)設計 301
第八節(jié) 本章小節(jié) 303
參考文獻 304

第六章 過濾-旋流分離耦合(沸騰床分離)技術 / 306
第一節(jié) 沸騰床分離概況 306
一、沸騰床分離技術 306
二、深層過濾技術概況 306
三、深層過濾濾料 307
四、過濾-旋流分離耦合 308
第二節(jié) 深層過濾理論 310
一、分離過程中的相互作用 310
二、分離理論模型 315
第三節(jié) 沸騰床動力學及結構設計 325
一、沸騰床流化概述 325
二、沸騰床氣-液-固三相流動 327
三、沸騰床結構設計 336
第四節(jié) 旋流再生器再生原理及結構設計 339
一、氣-液-固分離發(fā)展概況 339
二、旋流再生器分離過程分析 343
三、旋流過程中顆粒自轉和公轉 352
四、旋流再生器結構設計與驗證 355
第五節(jié) 過濾-旋流分離技術實驗研究 357
一、小試實驗 357
二、側線中試實驗 365
三、工業(yè)裝置應用研究 366
第六節(jié) 本章小結 371
參考文獻 371

第七章 液固分離成套技術應用 / 377
第一節(jié) 甲醇制烯烴反應廢水處理技術 377
一、概述 377
二、液固微旋流器開發(fā) 386
三、工業(yè)應用 392
四、問題及優(yōu)化 402
第二節(jié) 缺氧/好氧過程旋流強化技術 406
一、概述 406
二、旋流強化缺氧/好氧過程原理 408
三、工業(yè)應用 418
第三節(jié) 沸騰床含高濃度無機顆粒物的有機廢液處理技術 426
一、概述 426
二、旋流自轉分離方法 428
三、工業(yè)示范試驗 436
四、工業(yè)應用 444
參考文獻 449

索引 45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