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8.00
作 者: | (美)聶婷(Lara Netting)著;王立翔,汪濤 主編 |
出版社: | 上海書畫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47915301 | 出版時間: | 2017-08-01 | 包裝: | |
開本: | 頁數: | 字數: |
中國藝術品的鑒藏源流及其他(代序)
致謝
概述
中國改革與革命的歷史背景
美國對日本藝術和中國藝術的收藏
文人畫的早期擁護者
東西方關于中國藝術品的重新認知與收藏方面的互動
積極投身藝術界的變革
從牧師之子到清朝官吏和初出茅廬的漢學家(1866-1911)
第一章 羽翼初豐
在加拿大和美國成長的衛(wèi)理公會教徒,1866-1887
居留南京、交游貴胄的傳教士和教育家,1888-1897
清政府洋務派顧問,1897-1911
福開森和盛宣懷
福開森與張之洞
第二章 涉足古物研究、漢學和中國藝術∞
端方、福開森與金石學的邂逅
加入皇家亞洲學會北中國支會的中國藝術研究者
福開森與清朝藕斷絲連
由清廷官吏轉型為藝術商人(1912-1918)
第三章 介入北京藝術市場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雄心勃勃的代理人
訪友求畫
自以為然
第四章 “這些畫作中有不少并非是博物館所需的高質量藏品”
名作編目
鑒古辯偽紛紛擾擾
在日本的影響之下
真假難辨
中國藝術范疇的改變
第五章 助力“藝術在美國的發(fā)展”
購入端方舊藏
美國的中國藝術商人和詮釋者,1914-1918
力爭弗利爾的支持
作為中國藝術權威在芝加哥演講
尾聲
成為中國藝術藏家(約1920-1935)
第六章 定居于民國時期的北京
一戰(zhàn)時期的工作
喜雀胡同3號——藝術與家庭之所
20世紀20、30年代以北京為根基的古玩商
第七章 建立個人收藏
福開森藏品的復雜構成和出處
傳世品J鉗
新出土文物
擷存藏家文跡
第八章 轟動全國的捐贈與展覽
1935年于北京舉辦的中國藝術展覽
1935年到1936年的中國國際藝術展
交游廣泛的北京紳士
福開森的收藏逐漸被人淡忘
終生學者
第九章 對中國藝術含義的闡釋與發(fā)表
福開森中國藝術出版物一覽
福開森所著中國藝術史紛雜的淵源
福開森筆下所反對的是什么?20世紀早期的西語中日藝術著作
“文化,中華藝術之基”
第十章 無法“震撼心靈”的畫作和其他復雜議題
對中國藝術史的主觀敘述
將《校注項氏歷代名瓷圖譜》轉化為“中國藝術”
20世紀的考古發(fā)現——它們的魅力與挑戰(zhàn)
第十一章 “索引學家”和他的幫手們
尾聲
第十二章 “取法乎上”
戰(zhàn)爭年代的福開森
任職、抱負與福開森的政治選擇
福開森:一位長駐北京的藝術學者
福開森與美國早期對“中國藝術”興趣的增長
福開森:全球現代化的參與者
“實現此番成就的秘密”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