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
1.2 計算機輔助分析與仿真的作用
1.3 計算機輔助分析與仿真的應用方式
1.3.1 大計算器方式
1.3.2 編程分析方式
1.3.3 建模仿真方式
1.3.4 數值計算方式
1.4 學習建議
第2章 計算機輔助分析與仿真的工具和方法
2.1 MATLAB簡介與應用
2.1.1 MATLAB的主要功能與應用特點
2.1.2 MATLAB的編程方法
2.1.3 Simulink的建模方法
2.1.4 MATLAB的屏幕圖形技術
2.2 常用的數值計算方法
2.2.1 傅里葉變換
2.2.2 數值捅值
2.2.3 曲線擬合
2.2.4 代數方程求解
2.2.5 常微分方程求解
2.2.6 數值積分
第3章 電機學重點難點案例分析
3.1 變壓器部分
3.1.1 變壓器一次側、二次側之間沒有直接連接,還能夠變壓的原因
3.1.2 透徹理解理想變壓器
3.1.3 依照正方向原則,一次側電動勢和二次側電流看著別扭的原因
3.1.4 空載負載電流變化大,但依然是恒磁通的原因
3.1.5 額定50Hz的變壓器通60Hz的交流電,鐵心飽和后的變化
3.1.6 繞組匝數、鐵心間隙對變壓器空載電流的影響
3.1.7 變壓器參數歸算的過程和結果
3.1.8 理解相量圖中的阻抗三角形
3.1.9 采用標幺值后,變壓器阻抗參數的特點
3.1.10 電壓變化率數值上的特點,以及與輸出電壓的關系
3.1.11 變壓器典型習題分析
3.2 交流繞組部分
3.2.1 交流繞組和直流繞組的區(qū)別,以及對極相組的理解
3.2.2 電動勢公式中的繞組系數,以及磁通與變壓器中的異同
3.2.3 脈振磁動勢和旋轉磁動勢的本質,以及從表達式上的區(qū)分
3.2.4 簡明易懂地理解旋轉磁動勢的形成條件
3.2.5 如何理解交流繞組在交流電機中的核心作用
3.2.6 交流繞組典型習題分析
3.3 感應電機部分
3.3.1 感應電機工作原理的獨特之處
3.3.2 感應電機轉速的特點
3.3.3 感應電機的機殼與直流電機的不同之處
3.3.4 感應電機與變壓器的聯系與區(qū)別
3.3.5 透襁理解感應電機的轉矩轉差率曲線
3.3.6 感應電機電磁轉矩三個公式的對比與應用
3.3.7 感應電機典型習題分析
3.4 同步電機部分
3.4.1 功角和同步電機運行狀態(tài)的關系
3.4.2 凸極同步發(fā)電機與隱極同步發(fā)電機的區(qū)別
3.4.3 同步電動機自己不能起動的原因
3.4.4 同步電機典型習題分析
……
第4章 電機學常見重點難點的仿真分析
第5章 常見特種電機的Simulink仿真
附錄 仿真源程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