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超導電性的基本特征 1
1.1 零電阻現(xiàn)象 1
1.2 基本臨界特性 2
1.2.1 臨界溫度 2
1.2.2 臨界磁場 4
1.2.3 臨界電流 5
1.3 邁斯納效應 5
1.4 約瑟夫森效應 7
1.4.1 直流約瑟夫森效應 8
1.4.2 交流約瑟夫森效應 11
1.4.3 超導量子干涉儀 11
參考文獻 22
第2章 超導電性的基本理論 23
2.1 超導相變熱力學理論 23
2.1.1 二流體模型 23
2.1.2 超導態(tài)性質 24
2.2 超導體電動力學理論 27
2.2.1 倫敦理論 27
2.2.2 皮帕爾德理論 30
2.3 超導電性微觀理論 35
2.3.1 同位素效應與能隙 35
2.3.2 電子-聲子相互作用 37
2.3.3 Cooper對 42
2.4 京茨堡-朗道理論 45
2.4.1 二級相變理論 45
2.4.2 京茨堡-朗道方程 47
參考文獻 50
第3章 超導體的分類及特征 51
3.1 第一類超導體 51
3.2 理想第二類超導體 52
3.3 非理想第二類超導體 54
3.4 實用化的超導材料 58
3.4.1 鈮鈦超導線材 60
3.4.2 A 15型化合物鈮三錫和鈮三鋁超導線材 61
3.4.3 鉍系(Bi系)高溫超導帶材 62
3.4.4 釔系(Y系)高溫超導帶材 63
3.4.5 MgB2高溫超導帶材 63
3.4.6 鐵基超導線帶材 64
參考文獻 65
第4章 超導磁懸浮地球物理儀器 66
4.1 地球參考模型 66
4.1.1 地球幾何模型 66
4.1.2 地球引力模型 68
4.1.3 地球重力場 70
4.1.4 重力異常 74
4.2 低溫超導磁懸浮原理 76
4.3 重力儀 80
4.3.1 引言 80
4.3.2 超導重力儀磁懸浮系統(tǒng)基本結構及原理 87
4.3.3 超導重力儀磁懸浮系統(tǒng)電磁特性分析 89
4.4 重力梯度儀 108
4.4.1 重力梯度概念 109
4.4.2 超導磁懸浮重力梯度測量原理及結構 110
4.4.3 儀器的結構懸浮特性 120
4.5 加速度計 132
4.5.1 加速度計原理 133
4.5.2 六軸加速度計原理 136
4.6 陀螺儀 140
4.6.1 工作原理和特點 141
4.6.2 旋轉驅動系統(tǒng)結構 143
4.6.3 旋轉驅動系統(tǒng)電磁特性分析 147
4.6.4 超導磁懸浮轉子旋轉特性 161
4.6.5 超導磁懸浮轉子裝置漂移測試方法 180
參考文獻 204
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