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傳說時代的堯舜禹都曾在此地留下過足跡,目前還有大量的古代建筑遺存,素有“地上博物館”之稱。明清的晉商、民國的閻錫山政權至今仍是烙印在人們內心深處共同而深刻的歷史記憶,與此相關的文獻尤其是契約文書也儲量豐富。在以往的契約文書研究中,山西地區(qū)的民間契約多次被引用,但系統(tǒng)的搜集整理工作始終沒有展開。 有鑒于此,作者畢近十年之功,在山西由南而北的地域內廣泛搜集民間契約文書,數(shù)量已近萬件,縱跨清代、民國、革命根據地時期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等各個時段。本書精選了以清代為主的五千余件契約文書。從區(qū)域分布來看,分晉南、晉北、晉中、晉東南、晉西,此外還有家族契。從時間跨度來看,涉及清代、民國所有時段。從契約類型來看,包括了賣契、典契、借約、當約、兌約、換約、推約、讓約、脫約、租約、佃約、分產文書、合同、執(zhí)照、訴狀、判決書、布告、拍賣文書、退股份文書、酌糧約、推糧約、移轉證書約、糾紛合約、擔保書、歸并地約、承糧退地約、申告文書、公議文約、吊遙約、攔約、憑據、收帖、找帖、 開糧銀約、質業(yè)文書、賣身契、截頭文約、委托書、遺囑、過繼文約、贍養(yǎng)文書、過割契據等,近四十種不同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