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考試建筑工程類職稱考試建筑遺產(chǎn)保護、修復與康復性再生導論

建筑遺產(chǎn)保護、修復與康復性再生導論

建筑遺產(chǎn)保護、修復與康復性再生導論

定 價:¥118.00

作 者: 陸地 著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建筑類學科立體化系列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7207912 出版時間: 201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建筑遺產(chǎn)保護、修復與康復性再生導論》是一本以建筑遺產(chǎn)保護為核心,系統(tǒng)解析建筑遺產(chǎn)干預理論及其做法的著作,包括八章內(nèi)容,分別為:豐富多樣的建筑遺產(chǎn)與相關概念;建筑遺產(chǎn)的價值體系;建筑遺產(chǎn)干預的基本原則;保護;修復;康復性再生;重建;從傳統(tǒng)社會到現(xiàn)代社會的建筑遺產(chǎn)處置思想與方式?!督ㄖz產(chǎn)保護、修復與康復性再生導論》引用了國內(nèi)外大量的文獻、案例以及精美的圖片,觀點新穎、內(nèi)容豐富、研究深入,是一本具有國際視野、較高學術價值的學術著作。

作者簡介

暫缺《建筑遺產(chǎn)保護、修復與康復性再生導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豐富多樣的建筑遺產(chǎn)與相關概念
1.1 紀念碑與歷史紀念碑
1.1.1 作為紀念碑的“monument”
1.1.2 有意為之的紀念碑
1.1.3 無意為之的紀念碑和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碑
1.1.4 相互競爭與沖突的紀念性
1.2 文化遺產(chǎn)地與具有文化意義的遺產(chǎn)地
1.2.1 文化遺產(chǎn)地
1.2.2 具有文化意義的遺產(chǎn)地
1.3 文化地景
1.3.1 概念辨析和發(fā)展演變
1.3.2 類型
1.3.3 解析和挑戰(zhàn)
1.4 歷史城市地景
1.4.1 概念的源起
1.4.2 歷史城鎮(zhèn)地景的實質(zhì)和核心元素
1.4.3 沒有結束的故事:解析和挑戰(zhàn)
1.5 遺產(chǎn)線路和文化線路
1.5.1 文化線路的特征
1.5.2 文化線路概念的核心和價值
1.5.3 文化線路的具體表現(xiàn)
1.5.4 概念擴展
1.6 古物和文物
1.6.1 古物與古董
1.6.2 文物
1.7 其他遺產(chǎn)對象概念
1.7.1 文化資產(chǎn)或文化財
1.7.2 歷史建筑
1.7.3 歷史城鎮(zhèn)、歷史街區(qū)、歷史村落
1.8 小結
2 建筑遺產(chǎn)的價值體系
2.1 歷史價值
2.1.1 歷史和記憶的三種方式
2.1.2 歷史觀和歷史價值
2.1.3 歷史性、歷時性、歷史感和歷史價值
2.1.4 本體性歷史價值和符號性歷史價值
2.1.5 遺產(chǎn)的**歷史和第二歷史
2.1.6 小結
2.2 藝術價值
2.2.1 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差異
2.2.2 藝術價值和材料、工藝、形式
2.2.3 藝術價值和作品
2.2.4 先天和后天的藝術價值、藝術完整性
2.2.5 相對的和固有的藝術價值
2.2.6 后天產(chǎn)生的藝術價值的限度
2.2.7 小結: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2.3 科學價值
2.4 文化價值
2.4.1 文化價值的表現(xiàn)
2.4.2 文化價值的特征和文化沖突
2.5 社會價值
2.5.1 集體認同和個人自明性
2.5.2 與遺產(chǎn)的開發(fā)利用相關的社會價值
2.5.3 小結
2.6 建筑遺產(chǎn)的價值關系與價值理性
2.6.1 建筑遺產(chǎn)的價值關系
2.6.2 價值評估和價值理性
2.6.3 “這個要消滅那個”
3 建筑遺產(chǎn)干預的基本原則
3.1 真實性
3.1.1 建筑遺產(chǎn)界對真實性的一種通常理解方式
3.1.2 真實性的邏輯判斷本質(zhì)
3.1.3 文本信息真實性
3.1.4 作者真實性,
3.1.5 正宗地道意義上的真實性
3.1.6 三種真實性的適用范圍和關系
3.1.7 小結:旨在價值判斷的真實性及其沖突
3.2 基于作者真實性的可識別性
3.2.1 《威尼斯憲章》中的真實性
3.2.2 傳統(tǒng)的可識別方式
3.2.3 現(xiàn)代的形象化可識別方式
3.2.4 可識別性和統(tǒng)一性
3.2.5 可識別性的局限性
3.2.6 小結
3.3 完整性
3.3.1 整體性
3.3.2 無損性
3.3.3 小結:**和相對的完整性
3.4 *小干預
3.5 可逆性
3.5.1 術語之爭
3.5.2 原則之源
3.5.3 原則的應用
3.6 記錄和留樣
3.6.1 記錄
3.6.2 留樣
4 保護
4.1 形形色色的保護用詞,
4.1.1 conservation和preservation
4.1.2 conservation和safeguarding
4.2 保護的本質(zhì)
4.2.1 保持
4.2.2 拯救
4.2.3 非物質(zhì)文化元素的保護
4.2.4 最深刻的思辨:建筑遺產(chǎn)的“死”和“活”
4.3 各種保護措施
4.3.1 不干預
4.3.2 間接保護、預防性保護
4.3.3 直接保護、保護性修復
4.3.4 異地保護和替身式保護
4.4 小結
5 修復
5.1 修復的本質(zhì)
5.2 釋放性修復
5.2.1 污垢和斑漬的清理
5.2.2 自然環(huán)境的清理和重塑
5.2.3 建筑環(huán)境的清理
5.2.4 遺產(chǎn)本體后世添建的清理
5.3 解修復
5.4 矯彤性修復
5.5 拼合性修復、歸安
5.6 補全性修復
5.6.1 美學上的必要性
5.6.2 補全的驅(qū)動因素
5.6.3 補全的方式
5.6.4 補全的范圍
5.6.5 補全的程度
5.6.6 小結
5.7 翻新性修復
5.8 其他藝術性修復問題
5.8.1 劃痕、裂紋、麻坑等破損痕跡的處理
5.8.2 遺產(chǎn)材料的挪用
5.9 小結:藝術性修復的本質(zhì)和要求
6 康復性再性
6.1 康復性再生的概念
6.2 領域的康復性再生標準
6.2.1 美國的建筑遺產(chǎn)康復性再生標準
6.2.2 《巴拉憲章》的相關規(guī)定
6.3 建筑遺產(chǎn)康復性再生的要點
6.3.1 康復性再生的對象和性質(zhì)
6.3.2 對用途的考慮
6.3.3 小結
6.4 單體建筑廉復性再生的若干特殊問題
6.4.1 改建、加建和新舊關系
6.4.2 與康復性再生相關的若干外圍護改造問題
6.4.3 房中房
6.5 歷史城鎮(zhèn)、街區(qū)和村落康復性再生的若干特殊問題
6.5.1 規(guī)劃尺度上的遺產(chǎn)地康復性再生
6.5.2 遺產(chǎn)地的歷史地景保護和康復
6.5.3 遺產(chǎn)地的微新和變化管理
6.6 歷史城鎮(zhèn)、街區(qū)和村落內(nèi)外的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