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7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8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10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0 (一)本書研究思路
11 (二)研究方法
12 四、研究目標及研究內容
12 (一)研究目標
12 (二)研究內容
14 第一章 高校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及學分制收費制度改革的
客觀必然性
14 一、學分制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
22 二、學分制收費是與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相適應的一種高校收費管理制度
35 第二章 學分制收費改革倒逼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
35 一、教學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
36 二、教學管理剛性強,彈性不足,與學分制要求的柔性化管理要求相背離
37 三、專業(yè)之間壁壘森嚴,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41 四、課程結構剛性過強,學生選課的自由度有限
45 五、學生選課避難就易,教學質量難以充分保障
46 六、班級概念模糊化,學生管理難度加大
47 七、彈性學制難以真正“彈”起來,學籍管理缺乏彈性
48 八、師資隊伍缺乏,在管理上存在著重科研、輕教學的現(xiàn)象
48 (一)師資隊伍嚴重不足,課程資源難以充分保證
51 (二)教師知識結構有限,難以開出令學生滿意的課程
51 (三)教師數(shù)量不足,致使導師制未能真正落實
51 (四)缺乏有效的教師績效評價機制,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56 九、教學設施缺乏,教育教學的硬件資源不足
57 第三章 山東省部分學分制收費試點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
實證分析
57 一、建立健全學分制管理規(guī)章制度,做好學分制教學改革的頂層設計
59 二、成立學分制改革領導小組,建立相關職能部門協(xié)同工作機制
59 (一)成立學校學分制改革領導小組
60 (二)建立相關職能部門協(xié)同工作機制
60 三、強化本科教學中心地位,構建重視本科教學的體制機制
62 四、優(yōu)化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柔性設置專業(yè)方向
65 五、凝練人才培養(yǎng)特色,多途徑探索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68 六、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優(yōu)化課程結構設置
76 七、依托課程中心,加強課程建設與管理
82 八、實行自主選課制度,賦予學生學習自主權
85 九、完善學生學業(yè)管理,實行績點制
90 十一、強化學生管理,實行本科生導師制
91 十二、完善學籍管理,推行彈性學制
92 十三、完善教師培訓及激勵制度,引導和鼓勵教師重視本科教學
92 (一)開展系列化教師培訓,全面推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改革
99 (二)通過教學咨詢,為教師把脈,為青年教師提供個性化輔導
100 (三)加大優(yōu)秀教師表彰和獎勵力度,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103 (四)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實現(xiàn)以科研促教學的改革目標
109 十四、加強教學質量評價與監(jiān)督保障機制建設,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督
檢查體系
110 (一)以學生為本,彰顯學生對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的主體地位
111 (二)加強學生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充分發(fā)揮學生教學信息員在教學
監(jiān)督中的重要作用
113 (三)實行校院兩級督導員建設,充分發(fā)揮督導員的職責作用
118 (四)完善各級領導聽課制度,發(fā)揮各級領導在教學監(jiān)督和檢查中的作用
118 十五、完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
121 第四章 國外高校收費制度改革和教學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基本
做法及經驗
152 第五章 與學分制收費制度改革相適應的高校教學管理模式
創(chuàng)新的基本路徑和有效對策
203 結 束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