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一次“意外事故”分離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團塊,它們一邊圍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這些星云團塊之間互相碰撞、相互融合,由小變大,逐漸聚合成一個新的球體。這個球體沒有海水,沒有空氣,只有沒完沒了爆發(fā)的火山和隨意流淌的熔巖。在這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熔解,“清輕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這就是原始的地球。 隨后,由于地心的引力,水蒸氣、毒氣以及各種氣體共同盤踞在地表之上,地球上空濃云密布、天昏地暗,這就是原始大氣層。這些由水蒸氣和塵埃組成的大氣層,受溫度的變化影響,將其中的水分析出,降落在地表,沒完沒了地下了幾千萬年。滔滔的洪水,通過地球上的千山萬壑,在地勢低的地方聚積,形成原始的海洋。自此之后,地球從紅彤彤的火球,變成了藍汪汪的水球。 從此海洋與陸地間的爭奪不斷,造成板塊的游離與氣溫的升降,幾經循環(huán),大約在38億年前,在海底有了海底熱泉,也叫“黑煙囪”,當時的黑煙囪周圍是否有如今喧鬧的生命,人們不得而知。 海洋中的生命到底從何而來?許多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古老的單細胞生物化石成為有力的證明:在距今35億年前的海洋中,生命已經開始繁衍。 歷經幾許滄海桑田,24億年前,藍細菌等微生物開始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期,正因為氧氣的出現,為海洋中的生命提供了發(fā)育的溫床,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氧氣開始出現在大氣層中。由于受到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大氣中形成了臭氧層,通過慢慢地積累,不斷地加厚,終于為生命走上陸地、不懼怕太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書從地球的形成講起,到生物走向陸地為止,在原始地球與原始海洋的嬗變過程中,解讀生命的輪回。有人說地球是生命的舞臺,有登臺,就會有退場。沒錯,生命的進化與海陸的變遷,造就了曾經稱霸一方的海洋生物,如今許多早已滅絕,化為歷史的塵埃。曾經的不可一世不值一提,只有經過滅亡的考驗,存活至今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本書用通俗的語言講述了原始海洋的變遷,用圖說的方式呈現原始海洋中古老生物的美麗:三葉蟲、奇蝦、直殼鸚鵡螺、鱟……一個個有著獨特的外形、與眾不同的生物,帶領我們遨游原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