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人口學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

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

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

定 價:¥49.00

作 者: 楊德睿 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0161541 出版時間: 2018-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5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是以認知人類學的視角來研究中國宗教文化傳承的一番嘗試?!秱鞒校赫J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的立論基礎,源于法國人類學家Dan Sperber在新演化論(Neoevolutionsim)和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的啟發(fā)下提出、倡導的“文化傳承(Cultural Transmission)研究”,主張“傳承”是解釋文化的演化與現(xiàn)狀的核心范疇,并進而提出“表征的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模型來將其操作化?!秱鞒校赫J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也是中文世界里首本用這一理論視角和方法來研究中國宗教現(xiàn)象的人類學著作。

作者簡介

  楊德睿,1967年生于臺灣臺北,1993年獲臺大政治學碩士,1997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人類學碩士,2003年獲英國倫敦政經(jīng)學院人類學博士,2004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研究,現(xiàn)任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學術興趣主要在于宗教人類學,旁及政治、經(jīng)濟、教育與認知的人類學研究,田野調(diào)查地點分布于臺灣、上海與新加坡,近期的研究課題集中在華人宗教,特別是與道教有關的民間宗教的研究。

圖書目錄

緒論
傳承的環(huán)境
第一章 當代中國道士培訓教程的特征與意義
一、傳統(tǒng)道士教程及其知識論
二、現(xiàn)代道教學院教育
三、分析與結論
第二章 現(xiàn)代學校教育與時間意識的革命:以道教學院為例
一、何謂時間意識?
二、傳統(tǒng)道教的泛靈論時間意識
三、當代道士的時間意識的改變
四、結論
第三章 當代道教宮觀經(jīng)濟的轉型
一、背景:上海市的道教及其從業(yè)人員
二、出發(fā)點:公共部門經(jīng)濟學
三、打破大鍋飯
四、效法散居道士轉向市場經(jīng)濟
五、“香頭”的禮物經(jīng)濟和貢賦經(jīng)濟
六、摹仿香頭的做法
七、學習成為仙官:通往一種獨特的綜合
八、結論
第四章 口語、影像與新媒體時代的道教傳習
一、緣起:道學院學生風格的變化
二、新風格的習得
三、口語文化與認同感
四、新媒體時代宗教:創(chuàng)新抑或復古
傳承的媒介
第五章 儀式音樂與道教的傳習:一種認知人類學的觀點
一、現(xiàn)象:音樂被視為道士入門的首要學習科目
二、虛構的經(jīng)濟理性解釋
三、音樂作為道士身份的標識
四、科儀音樂作為道法入門的橋梁
五、結論
第六章 華北鄉(xiāng)居民眾的宗教偏好:對河北蠡縣弘陽教三派的比較研究
一、前言:課題和理論視角
二、背景:弘陽教簡介
三、進入田野:目前蠡縣的弘陽教
四、討論與結論
第七章 放生:在市場和公園間上演的佛法
一、前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對象的選定
二、放生法門的歷史建構
三、今日南京的放生
四、放生法門何以殊勝:訓練、“利益”或“感應”
五、結論
傳承的信息
第八章 事、功、斗:河北無極縣某村的“迷信”的理論意涵
一、平坦、均質(zhì)的地理與社會景觀
二、作為異質(zhì)性空間的“俗民宗教”或“迷信”
三、總結和討論
第九章 在家、回家:冀南民俗宗教對存在意義的追尋
一、無極縣S村:分化張力與道德危機
二、保家:香門的存在主義
三、是喬木還是蓬草
四、蠡縣南部的混元門
五、結論
第十章 從超驗到通俗:弘陽教訴求主題變遷的研究
一、弘陽教簡史
二、離散與回歸:弘陽教論說的基本圖示
三、內(nèi)卷化和異化
四、隱沒和延續(xù)
五、結論
第十一章 “血湖”研究芻議
一、“血湖”的前世:從“目連救母”到“血盆”
二、“血湖”的誕生
三、“血湖”的發(fā)展
第十二章 邪惡的母親:蘇州上方山太姆崇拜研究
一、序論:女神崇拜的兩面性
二、太姆崇拜的源起
三、太姆的正統(tǒng)化工程及其失敗
四、上方山太姆的民間形象
五、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