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史最后的浪漫

最后的浪漫

最后的浪漫

定 價:¥48.00

作 者: 劉欽偉 著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6085756 出版時間: 2018-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K 頁數(shù): 3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詳實史料和生動故事相結合的“史話”方式,真實記述和還原了1922年5月1日《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刊,至1937年7月10日《新詩》月刊???,這不到十六年浪漫主義思潮在中國產生、發(fā)展、演變和合流的過程;展示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引人注目、成就巨大的文學流派及其青春激蕩而又才華橫溢的文學群體。

作者簡介

  劉欽偉,編輯、作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會員。研究浪漫主義思潮三十余年,發(fā)表過《二三十年代中國唯美主義的興衰》等論文,編選了《中國現(xiàn)代唯美主義文學作品選》(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最后的浪漫》是他寫的首本書。

圖書目錄

導 言
興起于歐洲的浪漫主義是文學上的自由主義 1
剎那主義釀出的藝術至上主義 4
日本唯美主義的立足點是享樂主義 7
新浪漫主義是創(chuàng)造社辦刊方針 9
淺草、沉鐘、彌灑、綠波等社團傾向于浪漫主義 11
南國社信奉的是藝術至上主義 15
獅吼社、綠社沉醉在官能享樂主義 16
新月派的藝術崇拜等于宣告藝術的絕對獨立 18
浪漫主義思潮消失在中國抗戰(zhàn)的炮火聲中 21
第一章 翻譯在前,創(chuàng)作在后:新文學誕生離不開外援與內應
胡適放棄農科主攻哲學,出于對杜威的敬重 3
受英美意象派啟發(fā),胡適寫下《文學改良芻議》 5
由于陳獨秀的推薦,胡適成了北大最年輕的教授 6
《新青年》銷路不好,劉半農與錢玄同唱起了“雙簧” 13
林紓要撤回《妖夢》,張厚載說已寄走了 18
林紓的翻譯小說風行一時,胡適和周氏兄弟都受其啟蒙 23
周作人挨過魯迅一次打,是他耽誤了《域外小說集》的翻譯 27
《新青年》第一篇創(chuàng)作小說,是蘇曼殊用文言文寫的《碎簪記》 30
錢玄同不是白話文的倡導者,卻是一個狂熱的支持者 32
提倡“人的文學”反對非人的文學,周作人劃出新舊文學界限 38
傅斯年在北大學生中領頭創(chuàng)辦《新潮》,聯(lián)想到歐洲文藝復興 41
《新潮》創(chuàng)立的目的正如魯迅所想的:鬧出幾個新的創(chuàng)作家來 48
鄭振鐸在商務印書館辦刊不成,轉而成立文學研究會 51
《小說月報》銷量比不上通俗期刊,那時文學青年愛讀通俗小說 55
自然主義的缺點比浪漫主義的缺點更大,沈雁冰為何還提倡自然主義 56
《蕙的風》引起輿論嘩然,不是罵汪靜之誨淫就是罵他只誨淫而無詩 62
鄭振鐸提出“血和淚”的文學口號,郁達夫卻作小說《血和淚》去譏笑 67
第二章 讀西洋書,受東洋氣:創(chuàng)造社崛起偏向于感傷的浪漫
郭沫若與張資平相遇談到要創(chuàng)辦純文藝雜志,這是創(chuàng)造社的受胎期 71
郭沫若以情詩創(chuàng)作走上詩壇,《女神》中所收情詩都是為安娜而作 74
創(chuàng)造社在郁達夫寓所東京第二改盛館成立,決定出版《創(chuàng)造》季刊 84
郁達夫起草的《出版預告》,引起創(chuàng)造社與文學研究會的論爭 88
郁達夫、田漢、陶晶孫都是新浪漫主義作家,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 92
面對郁達夫、郭沫若的謾罵,沈雁冰忍不住寫了《〈創(chuàng)造〉給我的印象》 95
郭沫若與胡適論戰(zhàn)是由郁達夫的《夕陽樓日記》引發(fā)的,又叫“夕陽樓之爭” 99
成仿吾給張資平寫信說:“假如沒有文章,就你們礦山里的鉛也可以搬些來。” 102
只因徐志摩對郭沫若《重過故居》一詩有微詞,成仿吾就急得要和他翻臉 105
田漢第一個脫離創(chuàng)造社,是成仿吾背后批評他寫作態(tài)度不嚴肅引發(fā)的 110
成仿吾有“黑旋風”的雅號,《詩之防御戰(zhàn)》把文學研究會的詩人都得罪了 111
創(chuàng)造社的文學主張既浪漫又唯美:出自內心要求,除去一切功利打算 115
一名學生發(fā)文批評郭沫若的誤譯,被創(chuàng)造社認為是文學研究會“借刀殺人” 118
《創(chuàng)造周報》余稿棄之可惜,四個青年辦了一個刊物——《洪水》周刊 121
周全平等人印發(fā)五元的小額股票成立創(chuàng)造社出版部,吸引不少文藝青年入股 123
創(chuàng)造社出版部“小伙計”私下成立幻社,出版一個名為《幻洲》的小刊物 125
郁達夫天真直率是個“最無創(chuàng)造嘴臉的人”,最終與創(chuàng)造社完全脫離關系 130
郁達夫對王映霞一見鐘情從而狂熱追求,寫信說“我簡直可以為你而死” 132
第三章 興之所至,筆之所隨:“為藝術而藝術”重在自由與獨立
淺草社推崇創(chuàng)造社,是從他們的創(chuàng)作和譯作看出有浪漫主義的傾向 139
《淺草》編輯方針:不批評別人的作品,別人批評他們的也概不理論 142
魯迅有《淺草》一卷本,那是北大學生馮至拿到教員預備室交給他的 144
楊晦是馮至的學長也是沉鐘社的“靈魂”,陳翔鶴向往馮至他們也來到北大 145
沈從文向郁達夫求助,郁達夫拉他下館子還寫了一封公開信 147
《沉鐘》周刊創(chuàng)刊前,陳翔鶴騎毛驢上香山做客沈從文新住處 148
和楊晦在一起也會吵架,不過這不會影響他們叫外賣和討論出版計劃 150
楊晦主編復刊后的《沉鐘》,那時他和文樹新的師生戀正鬧得沸沸揚揚 152
《沉鐘》堅持九年之久,若不是楊晦帶著戀人私奔也許還會辦下去 155
《沉鐘》比《淺草》更注重翻譯,同時也給創(chuàng)作蒙上一層現(xiàn)代主義色彩 15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