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英國女作家。她與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國文學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長篇小說《簡;愛》,轟動文壇。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兩個妹妹相繼去世。在死亡的陰影和困惑下,她堅持完成了《謝利》一書,寄托了她對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寫了英國早期自發(fā)的工人運動。她另有作品《維萊特》(1853)和《教師》(1857),這兩部作品均根據其本人生活經歷寫成。 伍厚愷:教授,四川大學世界文學專業(yè)文學碩士,英國威爾士大學訪問學者,曾任四川大學文學院教研室主任、重點學科負責人,現任文理學院文學與傳播學系主任。長期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歐洲小說史》、《孤獨的散步者——盧梭》、《尋找彩虹的人——勞倫斯》、《弗吉尼亞;伍爾夫:存在的瞬間》和《外國文學知識辭典》等專著,主編《外國文學名著袖珍文庫》、《世界文學名著快讀》和《遠方的詩神:閱讀外國文學經典》等,翻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系列、《文學理論的未來》、《簡愛》、《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英美哥特小說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