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近代西方哲學的準備、精神與線索
一、近代西方哲學的準備:文藝復興時期及其哲學
二、近代西方哲學的精神:理性與啟蒙
三、近代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四、經驗論與唯理論
第一章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
一、知識就是力量
二、“假相”學說
三、科學歸納法
四、螞蟻、蜘蛛與蜜蜂
第二I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一、哲學:探究“本原”的學問
二、發(fā)現(xiàn)本原的方式:普遍懷疑
三、本原的發(fā)現(xiàn):我思故我在
四、上帝存在的證明
五、廣延物體的存在
六、實體二元論
七、天賦觀念論
第三章 斯賓諾莎:對神的理智之愛
一、幾何學方法
二、形而上學
三、知識的等級
四、倫理學
第四章 洛克:人的心靈就像一塊白板
一、觀念論
二、知識論
三、政府論
第五章 萊布尼茨:預定和諧
一、單子論
二、天賦觀念論
三、真理學說
四、神義論
第六章 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一、物是觀念的集合
二、存在就是被感知
三、精神實體的存在
四、沒有物質實體
第七章 休謾:習慣是人生的偉大指南
一、知覺理論
二、對若干觀念的辨析
三、道德哲學
第八章 康德:哥白尼革命
一、前批判時期
二、先天綜合判斷
三、哥白尼革命
四、《純粹理性批判》的題名、結構和重要術語
第九章 康德:我能夠知道什么
一、先驗感性論
二、先驗分析論
三、先驗辯證論
四、先驗方法論
第十章 康德:我應當做什么
一、理性的統(tǒng)一性
二、善良意志
三、絕對命令
四、純粹實踐理性的公設
第十一章 費希特:自由的哲學
一、知識學三原理
二、理論知識學
三、實踐知識學
四、人的使命
第十二章 謝林:走向絕對
一、同一哲學
二、天啟哲學
三、謝林哲學的歷史命運
第十三章 黑格爾:真理既是實體又是主體
一、黑格爾哲學體系概觀
二、《精神現(xiàn)象學》題解
三、《精神現(xiàn)象學》“序言”
第十四章 黑格爾:精神的發(fā)展過程
一、意識
二、自我意識
三、理性
四、精神
五、宗教
六、絕對知識
第十五章 黑格爾:思維與存在的同
一、《哲學全書》導言
二、《邏輯學》題解
三、思想對客觀性的三種態(tài)度
四、存在論
五、本質論
六、概念論
第十六章 費爾巴哈:人本學與自然學
一、思辨哲學的秘密是神學
二、神學的秘密是人本學
三、神學的秘密是自然學
四、新哲學是自然學和人本學的統(tǒng)
后記
修訂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