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技術創(chuàng)新直接促進了微生物學的發(fā)展與進步
1.2 微生物學研究技術
1.3 “組學”時代的微生物學
2 原核生物
2.1原核生物的分類與系統(tǒng)學
2.2 細菌
2.3 古生菌
2.4 極端微生物
3 真核微生物
3.1真核微生物的分類與系統(tǒng)發(fā)育
3.2 酵母菌
3.3 霉菌
3.4 蕈菌
4無細胞結構生物——病毒
4.1概述
4.2噬病毒體
4.3病毒生態(tài)學
4.4 新生病毒
5微生物的代謝
5.1 微生物的代謝體系
5.2 代謝途徑的調控
5.3 代謝流分析
6 微生物的遺傳與育種
6.1 微生物基因組學
6.2 分子定向進化育種
6.3 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
7 現代微生物生態(tài)學
7.1現代微生物生態(tài)學的研究方法
7.2微生物的多樣性與微生物資源利用
7.3微生物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
7.4組學時代的微生物生態(tài)學
8 微生物的分類與鑒定
8.1 細菌種與物種形成
8.2 微生物分子鑒定技術
8.3 細菌鑒定實例
8.4放線菌鑒定實例
8.5酵母菌鑒定實例
8.6真菌的分類與鑒定
9 微生物與食品
9.1 微生物與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
9.2 食品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
9.3組學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
9.4宏基因組學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
10 微生物與醫(yī)藥
10.1 抗生素
10.2萜類化合物
10.3甾體類化合物
10.4 微生物多糖
10.5黃酮類化合物
10.6生物活性肽
10.7微生物產生的酶及酶抑制劑
11 微生物與環(huán)境保護
11.1環(huán)境微生物監(jiān)測技術
11.2微生物與水污染
11.3微生物與大氣污染
11.4微生物對環(huán)境污染物的降解
11.5微生物修復技術
12 微生物與能源
12.1生物質預處理及水解微生物
12.2 微生物與燃料乙醇
12.3 微生物與生物柴油
12.4 微生物與沼氣發(fā)酵
12.5 微生物與生物制氫
12.6 微生物燃料電池
13 微生物與農業(yè)
13.1 微生物農藥
13.2 微生物肥料
13.3 微生物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