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存在與樸真:道家人文觀研究

存在與樸真:道家人文觀研究

存在與樸真:道家人文觀研究

定 價:¥33.00

作 者: 暫缺
出版社: 安徽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6413390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18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稿分為六個部分:**部分對學術界先秦道家人文觀的研究歷史和現(xiàn)狀作了精要的概括和評點,進而提出本書稿的研究思路和理論視角:第二部分通過對先秦文獻的梳理辨析和中國人文傳統(tǒng)的特征闡述,論證了先秦道家人文觀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從先秦道家人文觀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作為研究對象,先從“天”和“人”的概念出發(fā),分析了天和人的關系,總結出“天人合一”基本理念包含的三個方面,即“道為本根”“天人一體”和“守一處和”;第四部分以老莊為代表,以先秦的社會人文環(huán)境為背景,闡述了先秦道家人文觀的核心訴求“自然—樸真”的內涵;第無部分以老莊對“人性”和“人道”的態(tài)度為切入點,闡述了先秦道家人文觀的根本主旨“樸真之在”在今天給人們提供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tài)的參考。

作者簡介

  何光輝,男,安徽霍邱人,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合肥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導師。主要從事哲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學術興趣旨在對老莊道家哲學思想作現(xiàn)代詮釋。已在《學術界》《蘭州學刊》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專題學術論文10余篇。主持、參與省部級教、科研課題6項,參與編寫教材4部。

圖書目錄

自序 導論 道家人文觀的理論視角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與評析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四、本書的理論視角 章 道家人文觀的含義與成因 節(jié) 道家人文觀的含義 一、何謂中國人文傳統(tǒng) 二、追尋存在意義的人文 三、道家人文觀的含義 第二節(jié) 道家人文觀的成因 一、社會:天下無道 二、個體:存在之困 三、價值:人文重構 第二章 道家人文觀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 節(jié) 傳統(tǒng)“天人之學” 一、“天”“人”之義 二、“天人關系”述要 三、作為價值結構的“天人合一” 第二節(jié) 道家的“天人之學” 一、人道法天:老子的“天人之學” 二、與天為一:莊子的“天人之學” 三、天人合一:道家“天人之學”的主旨 第三節(jié) “天人合一”理念的人文內涵 一、“道為本根”的理念 二、“天人一體”的理念 三、“守一處和”的理念 第三章 道家人文觀的核心訴求:“自然一樸真” 節(jié) “自然一樸真”核心訴求的形成 一、反思“禮樂一仁義”之弊 二、追求“自然一樸真”價值 第二節(jié) “自然”人文訴求 一、自然:形成社會人文環(huán)境 二、老子:自然的社會政治 三、莊子:自然的個體心靈 第三節(jié) “樸真”人文訴求 一、樸真:建構個體人文價值 二、老子:“見素抱樸” 三、莊子:“法天貴真” 第四章 道家人文觀的根本主旨:“樸真之在” 節(jié) 樸真的人性 一、何謂“人性” 二、道家對人性的關注 三、樸真人性的內涵 第二節(jié) 樸真的人道 一、何為“人道” 二、道家對人道的關注 三、樸真人道的內涵 結語“存在之困”與道家人文觀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