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 王宗昱
第一章 紛繁、不經與“可理解”的道教
紛繁與不經的道教:學術敘述的挑戰(zhàn)
可理解的道教:觀念史的可能性
第二章 言道與術道:道家思想的信仰空間
不言之教:老莊的神秘主義底色
默契與術道:道家思想信仰空間的展開
第三章 從政治神學到不死實踐:宇宙圖景的神秘化
時空、宇宙與天地:簡要的語義分析
術數(shù)與天文:天地與時空的通識
創(chuàng)世與洞天:道教化的神秘圖景及其信仰價值
第四章 告別“信史”:道教歷史的敘述與詮釋
神圣與客觀之間:道教歷史的雙重敘述
拼圖與融入:詮釋性的歷史敘述
第五章 融攝與排異:神秘主義的兩種向度
神秘主義:語義學進路的分析
不言之教:詩性的融攝
秘而不言:排異的神性
第六章 道體與體道:身體的雙重角色
從概念到隱喻:道教身體敘述的思想語境
道在一身之中
體道:身體與生命的不朽
第七章 病體與仙體:病理與不死之道
醫(yī)道同源與中醫(yī)的身體觀
身體與中國古代醫(yī)學的建構
病與仙:道教的疾病生理學
第八章 存思的內景:身體切近神圣
洞徹朗照:從內景到身神
切近超越的身體:存思術的道與理
第九章 以身顯道:作為身體實踐的科儀
道教科儀研究的身體視角
程式化的身體與行動:科儀的秩序感與彈性
以身顯道的科儀實踐
第十章 以死長生:不死之藥的觀念與技術
從服食、黃白到外丹:觀念的雜糅與變遷
燒煉:儀式化與神秘化的外丹
以死長生:信仰觀念中的丹與毒
第十一章 鬼之仙途:陌生的焦慮與被消解的死亡
鬼的雙重意義:陌生與死亡
疫病、鬼祟與擊鬼:生活中的信仰技術
仙途:咒鬼、鬼仙與煉度
第十二章 算命:我命、承負與不死
從宿命到我命:神秘的觀念張力
承負與玉籍:不死的可能
第十三章 內蘊超越的日常:中國信仰體系與道教的本土性
秩序的神圣性:日常的超越性
不死、禮樂與生活:道教本土性的詮釋
結語 邊緣的紋理:道教研究的觀念史視角
觀念史敘述的價值
邊緣的紋理:觀念激發(fā)理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