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報告(2017)
執(zhí)行總編:畢旭玲
目錄
總報告
1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田兆元)
物質文化遺產的法規(guī)與政策
2日本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調研報告(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調研課題組)
3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的實踐研究(陳文媛)
4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和保護機制的反思(林靜)
5上海松江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經驗研究(陸春彪、趙李娜)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教育
6當代大學生“非遺”觀念的調查與分析(黃景春)
7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格局的多維思考(柯玲)
8上海市“非遺”傳承之教育路徑研究報告(常峻、吳靜、張嫚嫚)
9海派剪紙融入上海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探究(李柯)
10西郊農民畫的傳承與教育(吳玉萍、陳林茜)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fā)與利用
11我國非遺生產性保護的理論與實踐(覃琮)
12從“高僧降蛇”到“為愛而戰(zhàn)”:白蛇傳佛教景觀的愛情生產研究(余紅艷、陳保君)
13上海街道、鄉(xiāng)鎮(zhèn)對非遺保護項目的傳承、開發(fā)與利用(王海冬)
14上海非遺項目參與市場競爭中的成功經驗與不足(徐華龍)
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型研究
15從民俗節(jié)日談宗教信仰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李宏利)
16上海海洋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畢旭玲)
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案研究
17城市化進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上海手工棉紡織技藝類項目為例(黃江平)
18基于非遺資源信息圖譜的上海三官神話的變遷研究(雷偉平)
19上海本幫菜肴傳統(tǒng)烹飪技藝的生產性保護研究(程鵬)
20上海絨繡調查報告(朱玫潔)
附錄
21《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