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先進倒裝芯片封裝技術

先進倒裝芯片封裝技術

先進倒裝芯片封裝技術

定 價:¥198.00

作 者: 唐和明(Ho-Ming Tong),賴逸少(Yi-Shao Lai),(美)汪正平(C.P.Wong)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電子封裝技術叢書
標 簽: 電子 通信 工業(yè)技術 一般性問題

ISBN: 9787122276834 出版時間: 2017-0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由倒裝芯片封裝技術領域*專家撰寫而成,系統(tǒng)總結了過去十幾年倒裝芯片封裝技術的發(fā)展脈絡和*成果,并對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做出了展望。內(nèi)容涵蓋倒裝芯片的市場與技術趨勢,凸點技術,互連技術,下填料工藝與可靠性,導電膠應用,基板技術,芯片封裝一體化電路設計,倒裝芯片封裝的熱管理和熱機械可靠性問題,倒裝芯片焊錫接點的界面反應和電遷移問題等。本書適合從事倒裝芯片封裝技術以及其他先進電子封裝技術研究的工程師,科研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電子封裝相關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培訓人員的教材和參考書。

作者簡介

  汪正平(CP Wong)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被譽為“現(xiàn)代半導體封裝之父”。現(xiàn)任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電子封裝材料方向首席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工學院院長,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封裝中心副主任,校董事教授,是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兩個chair?professor之一。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會士(IEEE?Fellow),美國貝爾實驗室高級會士(Fellow)。他擁有50多項美國專利,發(fā)表了1000多篇文章,獨自或和他人一起出版了10多本專著。他曾多次獲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制造工程學會,貝爾實驗室,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等頒發(fā)的特殊貢獻獎。汪正平院士長期從事電子封裝研究,因幾十年來在該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被IEEE授予電子封裝領域高級榮譽獎——IEEE元件,封裝和制造技術獎,獲得業(yè)界普遍認可?!⊥粽皆菏渴撬芊饧夹g的開拓者之一。他創(chuàng)新地采用硅樹脂對柵控二極管交換機(GDX)進行封裝研究,實現(xiàn)利用聚合物材料對GDX結構的密封等效封裝,顯著提高封裝可靠性,此塑封技術克服了傳統(tǒng)陶瓷封裝重量大,工藝復雜,成本高等問題,被Intel,IBM等全面推廣,目前塑封技術占世界集成電路封裝市場的95%以上。他還解決了長期困擾封裝界的導電膠與器件界面接觸電阻不穩(wěn)定問題,該創(chuàng)新技術在Henkel(漢高)等公司的導電膠產(chǎn)品中使用至今。汪院士在業(yè)界首次研發(fā)了無溶劑,高Tg的非流動性底部填充膠,簡化倒裝芯片封裝工藝,提高器件的優(yōu)良率和可靠性,被Hitachi(日立)等公司長期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市場趨勢: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11.1倒裝芯片技術及其早期發(fā)展21.2晶圓凸點技術概述21.3蒸鍍31.3.1模板印刷31.3.2電鍍41.3.3焊壩41.3.4預定義結構外電鍍61.4晶圓凸點技術總結61.5倒裝芯片產(chǎn)業(yè)與配套基礎架構的發(fā)展71.6倒裝芯片市場趨勢91.7倒裝芯片的市場驅(qū)動力111.8從IDM到SAT的轉(zhuǎn)移131.9環(huán)保法規(guī)對下填料,焊料,結構設計等的沖擊161.10貼裝成本及其對倒裝芯片技術的影響16參考文獻16第2章技術趨勢: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172.1倒裝芯片技術的演變182.2一級封裝技術的演變202.2.1熱管理需求202.2.2增大的芯片尺寸202.2.3對有害物質(zhì)的限制212.2.4RoHS指令與遵從成本232.2.5Sn的選擇232.2.6焊料空洞242.2.7軟錯誤與阿爾法輻射252.3一級封裝面臨的挑戰(zhàn)262.3.1弱BEOL結構262.3.2C4凸點電遷移272.3.3Cu柱技術282.4IC技術路線圖282.53D倒裝芯片系統(tǒng)級封裝與IC封裝系統(tǒng)協(xié)同設計312.6PoP與堆疊封裝322.6.1嵌入式芯片封裝342.6.2折疊式堆疊封裝342.7新出現(xiàn)的倒裝芯片技術352.8總結37參考文獻37第3章凸點制作技術403.1引言413.2材料與工藝413.3凸點技術的最新進展573.3.1低成本焊錫凸點工藝573.3.2納米多孔互連593.3.3傾斜微凸點593.3.4細節(jié)距壓印凸點603.3.5液滴微夾鉗焊錫凸點603.3.6碳納米管(CNT)凸點62參考文獻63第4章倒裝芯片互連: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664.1倒裝芯片互連技術的演變674.1.1高含鉛量焊錫接點684.1.2芯片上高含鉛量焊料與層壓基板上共晶焊料的接合684.1.3無鉛焊錫接點694.1.4銅柱接合704.2組裝技術的演變714.2.1晶圓減薄與晶圓切割714.2.2晶圓凸點制作724.2.3助焊劑及其清洗744.2.4回流焊與熱壓鍵合754.2.5底部填充與模塑764.2.6質(zhì)量保證措施784.3C4NP技術794.3.1C4NP晶圓凸點制作工藝794.3.2模具制作與焊料轉(zhuǎn)移814.3.3改進晶圓凸點制作良率814.3.4C4NP的優(yōu)點:對多種焊料合金的適應性834.4Cu柱凸點制作834.5基板凸點制作技術864.6倒裝芯片中的無鉛焊料904.6.1無鉛焊料的性能914.6.2固化,微結構與過冷現(xiàn)象934.7倒裝芯片中無鉛焊料的界面反應934.7.1凸點下金屬化層934.7.2基板金屬化層954.7.3無鉛焊錫接點的界面反應964.8倒裝芯片互連結構的可靠性984.8.1熱疲勞可靠性984.8.2跌落沖擊可靠性994.8.3芯片封裝相互作用:組裝中層間電介質(zhì)開裂1014.8.4電遷移可靠性1044.8.5錫疫1094.9倒裝芯片技術的發(fā)展趨勢1094.9.1傳統(tǒng)微焊錫接點1104.9.2金屬到金屬的固態(tài)擴散鍵合1134.10結束語114參考文獻115第5章倒裝芯片下填料:材料,工藝與可靠性1235.1引言1245.2傳統(tǒng)下填料與工藝1255.3下填料的材料表征1275.3.1差示掃描量熱法測量固化特性1275.3.2差示掃描量熱法測量玻璃轉(zhuǎn)化溫度1295.3.3采用熱機械分析儀測量熱膨脹系數(shù)1305.3.4采用動態(tài)機械分析儀測量動態(tài)模量1315.3.5采用熱重力分析儀測量熱穩(wěn)定性1335.3.6彎曲實驗1335.3.7黏度測量1335.3.8下填料與芯片鈍化層粘接強度測量1345.3.9吸濕率測量1345.4下填料對倒裝芯片封裝可靠性的影響1345.4.1鈍化層的影響1365.4.2黏附性退化與85/85時效時間1375.4.3采用偶聯(lián)劑改善粘接的水解穩(wěn)定性1405.5底部填充工藝面臨的挑戰(zhàn)1415.6非流動型下填料1435.7模塑底部填充1485.8晶圓級底部填充1495.9總結153參考文獻154第6章導電膠在倒裝芯片中的應用1596.1引言1606.2各向異性導電膠/導電膜1606.2.1概述1606.2.2分類1606.2.3膠基體1616.2.4導電填充顆粒1616.2.5ACA/ACF在倒裝芯片中的應用1626.2.6ACA/ACF互連的失效機理1676.2.7納米ACA/ACF最新進展1686.3各向同性導電膠1736.3.1引言1736.3.2ICA在倒裝芯片中的應用1786.3.3ICA在先進封裝中的應用1846.3.4ICA互連點的高頻性能1876.3.5ICA互連點的可靠性1896.3.6納米ICA的最新進展1916.4用于倒裝芯片的非導電膠1946.4.1低熱膨脹系數(shù)NCA1946.4.2NCA在細節(jié)距柔性基板芯片封裝中的應用1966.4.3快速固化NCA1966.4.4柔性電路板中NCA與ACA對比197參考文獻197第7章基板技術2057.1引言2067.2基板結構分類2077.2.1順序增層結構2077.2.2Z向堆疊結構2087.3順序增層基板2087.3.1工藝流程2087.3.2導線2107.3.3微通孔2177.3.4焊盤2257.3.5芯片封裝相互作用2317.3.6可靠性2397.3.7歷史里程碑2457.4Z向堆疊基板2487.4.1采用圖形轉(zhuǎn)移工藝的Z向堆疊基板2487.4.2任意層導通孔基板2497.4.3埋嵌元件基板2507.4.4PTFE材料基板2537.5挑戰(zhàn)2547.5.1無芯基板2547.5.2溝槽基板2557.5.3超低熱膨脹系數(shù)基板2577.5.4堆疊芯片基板2587.5.5光波導基板2607.6陶瓷基板2617.7路線圖2627.7.1日本電子與信息技術工業(yè)協(xié)會路線圖2627.7.2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2637.8總結264參考文獻264第8章IC封裝系統(tǒng)集成設計2668.1集成的芯片封裝系統(tǒng)2688.1.1引言2688.1.2設計探索2698.1.3模擬與分析決策2738.1.4ICPS設計問題2748.2去耦電容插入2768.2.1引言2768.2.2電學模型2788.2.3阻抗矩陣及其增量計算2808.2.4噪聲矩陣2828.2.5基于模擬退火算法的去耦電容插入2828.2.6基于靈敏度分析算法的去耦電容插入2868.3TSV 3D堆疊2968.3.13D IC堆疊技術2968.3.2挑戰(zhàn)2988.3.3解決方法3028.4總結316參考文獻316第9章倒裝芯片封裝的熱管理3239.1引言3249.2理論基礎3259.2.1傳熱理論3259.2.2電熱類比模型3279.3熱管理目標3289.4芯片與封裝水平的熱管理3309.4.1熱管理示例3309.4.2芯片中的熱點3319.4.3熱管理方法3369.5系統(tǒng)級熱管理3389.5.1熱管理示例3389.5.2熱管理方法3409.5.3新型散熱技術3489.6熱測量與仿真3579.6.1封裝溫度測量3589.6.2溫度測量設備與方法3589.6.3溫度測量標準3599.6.4簡化熱模型3599.6.5有限元/計算流體力學仿真360參考文獻362第10章倒裝芯片封裝的熱機械可靠性36710.1引言36810.2倒裝芯片組件的熱變形36910.2.1連續(xù)層合板模型37010.2.2自由熱變形37110.2.3基于雙層材料平板模型的芯片應力評估37210.2.4芯片封裝相互作用最小化37410.2.5總結37710.3倒裝芯片組裝中焊錫凸點的可靠性37710.3.1焊錫凸點的熱應變測量37710.3.2焊錫材料的本構方程37810.3.3焊錫接點的可靠性仿真38410.3.4下填料粘接強度對焊錫凸點可靠性的影響38710.3.5總結389參考文獻389第11章倒裝芯片焊錫接點的界面反應與電遷移39111.1 引言39211.2無鉛焊料與基板的界面反應39311.2.1回流過程中的溶解與界面反應動力學39311.2.2無鉛焊料與Cu基焊盤的界面反應39711.2.3無鉛焊料與鎳基焊盤的界面反應39811.2.4貫穿焊錫接點的Cu和Ni交叉相互作用40311.2.5與其他活潑元素的合金化效應40511.2.6小焊料體積的影響40911.3倒裝芯片焊錫接點的電遷移41211.3.1電遷移基礎41311.3.2電流對焊料的作用及其引發(fā)的失效機理41511.3.3電流對凸點下金屬化層(UBM)的作用及其引發(fā)的失效機理42111.3.4倒裝芯片焊錫接點的平均無故障時間42611.3.5減緩電遷移的策略42911.4新問題431參考文獻431附錄439附錄A量度單位換算表440附錄B縮略語表44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