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民(1930—2008),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前歐洲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戰(zhàn)后西歐國際關系(1945-1984)》《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東歐巨變和歐洲重建》《戰(zhàn)后英國外交史》(主編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編并主要撰稿)、《歐洲文明的進程》《十六世紀葡萄牙通華系年》《20世紀的歐洲》《歐洲文明十五講》《萊布尼茨讀本》《文心文事》《徜徉集》《陳樂民文集》(九卷),以及譯作《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馬勒伯朗士著)等。史傅德(FredE.Schrader),原籍德國,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歐洲近代史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客座教授,復旦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復辟與革命:1850-1858馬克思的手稿》《奧古斯特·戈山與法國大革命》《莫斯科審訊的社會史》《歐洲市民社會史(1550-1850)》《民族國家以前的德意志(1648-1806)》《法國大革命的語義史》等。曾獲斯賓諾莎獎和法蘭西學院政治與道德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