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歷史人物心通孔子

心通孔子

心通孔子

定 價:¥30.00

作 者: 孔正毅,孔祥驊 著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傳記讀庫
標 簽: 傳記 歷史人物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2094713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64 字數:  

內容簡介

  孔子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后世尊為“圣人”、“先師”,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言論匯編《論語》被宋代朱熹輯為“四書”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主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學而優(yōu)則仕、為政以德、天下為公、君子喻于義、富貴有道、與人為善等。開創(chuàng)了教育的平民化。

作者簡介

  孔正毅,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編輯出版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會員,中國編輯學會會員。發(fā)表的主要論文有:《明代“京報”考論》《試析網絡語言的編輯構成及其管理應用》《元代“邸報”新證》《“新聞”一詞的出現及其流變》《關于出版學學科體系建構的若干思考》《科舉制度及陏唐五代的圖書出版事業(yè)》《論中國近現代報刊檔案價值及其開發(fā)利用》《試論古代圖書的版權保護》等。出版的著作有:《新中國60年學界回眸·新聞學發(fā)展卷》《比較新聞傳播學導論》《藝術傳播概論》《孔子本紀·孔子百問》《莊子傳奇·莊子百問》等。主持的科研項目有:“中國古代官報——邸報史”、“近代報刊與近代文化思潮研究”、“編輯出版學專業(yè)教學團隊”、“編輯出版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究”等。

圖書目錄

一沒落貴族貧賤出身003
二三十而立辦學成名014
三五十從政施展抱負020
四周游列國傳道救世032
五晚年歸魯講學洙泗046
六刪述六經垂憲萬世063
七獲麟絕筆道貫古今080
八孔廟孔府孔林094
九孔子與世界104
孔子百問
一孔子其人、其事
(一)孔子先世知多少117
(二)孔子生于何時何地119
(三)孔子后人知多少120
(四)孔子弟子有多少122
(五)孔子是如何對待物質生活的126
(六)孔子的養(yǎng)生之道如何127
(七)孔子精神生活有何特點129
(八)為什么說孔子是一位富有幽默感的人131
(九)孔子周游過哪些國家133
(十)孔子言談有何特點135
(十一)孔子政治上有何業(yè)績137
(十二)孔子有哪些外交才能138
(十三)孔子刪定過《詩經》嗎139
(十四)《論語》一書有多少章節(jié)141
(十五)《論語》一書由何人何時編定142
(十六)歷代《論語》注本主要有哪些143
(十七)歷代孔子年譜有多少145
(十八)《論語》成語、俗語有多少146
(十九)《論語》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149
(二十)歷代京都孔廟是怎樣建立的151
(二十一)怎樣理解《論語》中的“人民”153
(二十二)孔子學說、學派何時被專稱
為“儒家”“儒學”的155
(二十三)孔門學派有多少156
(二十四)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與春秋末期
“學術下移”有何關系158
(二十五)怎樣理解孔子關于十五歲
至七十歲的學術自白159
(二十六)《孔子家語》是一部什么樣的書161
二孔子與儒學
(二十七)孔子的天道觀是什么163
(二十八)為什么說孔子所謂的“天命”是指客觀規(guī)律164
(二十九)孔子之“道”與老莊之“道”有何區(qū)別166
(三十)孔子講的“天何言哉”的“天”的含義是什么167
(三十一)孔子對鬼神是持什么態(tài)度168
(三十二)孔子仁學的主要含義是什么169
(三十三)孔子仁學的政治主張是什么171
(三十四)為什么說“孝”是孔子仁學的心理基礎172
(三十五)孔子提出仁學的客觀標準是什么174
(三十六)如何理解孔子的仁學思想175
(三十七)孔子仁學對后世有什么影響176
(三十八)孔子對仁的改造與創(chuàng)新主要表現在哪里177
(三十九)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179
(四十)為什么說中庸之道是仁的實踐原則181
(四十一)孔子人性思想的內容是什么182
(四十二)孔子人論思想是怎樣的183
(四十三)何謂“禮”185
(四十四)何謂“義”186
(四十五)何謂“廉”187
(四十六)何謂“恥”189
(四十七)什么是孔子的德禮之治190
(四十八)孔子的仁學義利觀是指什么191
(四十九)孔子是怎樣對禮加以改造和發(fā)展的192
(五十)何謂“現代新儒家”193
三孔子思想諸方面
(五十一)孔子是哲學家嗎?他在哲學上有何貢獻197
(五十二)怎樣理解孔子的“中立”思想198
(五十三)孔子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200
(五十四)孔子有哪些邏輯思想202
(五十五)孔子“正名”說在邏輯學上有何貢獻204
(五十六)孔子對倫理學有何貢獻206
(五十七)孔子的政治倫理學具有哪些特征207
(五十八)孔子的道德主體性表現在哪些方面209
(五十九)怎樣理解孔子的復仇倫理思想210
(六十)何謂孔子文學觀的“興、觀、群、怨”212
(六十一)《論語》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213
(六十二)孔子的經濟思想有哪些215
(六十三)孔子的民族思想有哪些216
(六十四)孔子教育思想體現在哪些方面217
(六十五)孔子的“有教無類”作何解釋219
(六十六)孔子有哪些教育管理思想221
(六十七)孔子對我國古代史學有哪些貢獻223
(六十八)孔子是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的224
(六十九)孔子的法律思想有哪些227
(七十)孔子的法制觀念的特點是什么228
(七十一)孔子的軍事思想有哪些230
(七十二)如何理解孔子的大同理想232
四孔子與中國文化
(七十三)何謂“真孔子”與“假孔子”234
(七十四)怎樣理解孔子的“萬世師表”形象236
(七十五)什么是孔子的“為己之學”237
(七十六)孔子的知行觀有哪些特點238
(七十七)孔子從哪些方面奠定了中華民族精神240
(七十八)孔子怎樣論“人格”與“國格”242
(七十九)在孔子那里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才可稱為“君子”244
(八十)為什么說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規(guī)范
是對中國思想文化史的重大貢獻245
(八十一)孔子的世俗化思想主要包括哪幾方面246
(八十二)如何理解孔子世俗化思想有利于
推進中國現代化248
(八十三)歷代名儒有多少249
(八十四)孔子對孟子有何影響251
(八十五)“孔孟之道”是何人最早提出的252
(八十六)孔子思想與荀子思想關系如何253
(八十七)司馬遷對儒學傳播有何貢獻255
(八十八)朱熹對儒學發(fā)展有何影響256
(八十九)“公羊派”對儒學發(fā)展有何作用258
(九十)太平天國洪秀全為何砸爛孔子牌位259
(九十一)五四時期“打倒孔家店”是怎么回事261
(九十二)康有為是怎樣改鑄孔子的262
(九十三)研究紀念孔子有何現實意義26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