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散文隨筆外國散文隨筆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定 價:¥65.00

作 者: 林富士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文化隨筆

ISBN: 9787218112930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巫者的世界》探索巫覡在中國古代社會各階段的發(fā)展、變遷及其與政治、社會的互動,并以臺灣地區(qū)的巫者與巫俗為個案進行精細化研究。既有縱向上從古及今的全面敘述,也有橫向上對關(guān)鍵問題的深入研究;既有全國范圍內(nèi)的普遍考察,也有以臺灣本土為對象的個案剖析,體現(xiàn)了作者廣闊的學術(shù)視野和深厚的專業(yè)學識。

作者簡介

  林富士,英文名:Fu—shih Lin,1960年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y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博士?,F(xiàn)任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于2002年到2007年間擔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合聘教授、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客座教授,2007年8月到201O年7月任中興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2010年1O月到2015年1O月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研究興趣主要為中國巫覡史、道教史、疾病史及醫(yī)療文化史。

圖書目錄

序: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摸索(1982—1984年) 二、啟程(1984—1987年) 三、閉關(guān)(1987—1989年) 四、留學(1989—1994年) 五、歸鄉(xiāng)(1994—2001年) 六、冒險(2001—2015年) 七、未央(2015—) 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 一、引言 二、神話與傳說中的古代巫覡 三、先秦時期的巫官、官巫及其職事 四、先秦時期的民巫與營業(yè)之巫 五、先秦諸子對巫覡的態(tài)度 六、禁巫與抑巫 七、秦漢時期的巫覡 八、結(jié)語 中國中古時期的巫者與政治 一、引言 二、三國時期(220—280年) 三、兩晉十六國時期(265—420年) 四、南北朝時期(420—589年) 五、隋朝(581—618年) 六、帝王崇信巫者之緣由 七、結(jié)語 “舊俗”與“新風” ——試論宋代巫覡信仰的特色 一、引言 二、祀神的改變 三、儀式的新貌 四、結(jié)語 附錄陳淳:《上趙寺丞論淫祀》 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 ——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 一、引言 二、“童乩”與巫覡釋義 三、巫覡的信仰對象 四、童乩的儀式特質(zhì) 五、童乩的社會角色 六、士人對于童乩的態(tài)度 七、結(jié)語 醫(yī)者或病人 ——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 一、引言 二、“童乩”釋義 三、童乩的醫(yī)療者角色 四、童乩的疾病觀與醫(yī)療法 五、精神異常與人格解離 六、巫病與成乩 七、另一種病人 八、結(jié)語:另一種醫(yī)者 臺灣童乩的儀式裝扮 一、引言 二、童乩的服飾與法器 三、傳統(tǒng)文獻對于“童乩”裝扮的描述 四、近代學者對于“童乩”裝扮的觀察 五、童乩儀式裝扮的特點 六、童乩儀式裝扮的宗教與社會意涵 七、結(jié)語 中國的“巫醫(yī)”傳統(tǒng) 一、引言:“獵巫”的醫(yī)學史? 二、巫為醫(yī)先 三、“巫醫(yī)”考釋 四、巫醫(yī)同職共事 五、病人巫醫(yī)兼致 六、信巫不信醫(yī) 七、不用巫醫(yī)與巫醫(yī)無用 八、結(jié)語:在批判與禁斷之下 附錄:略論占卜與醫(yī)療之關(guān)系 ——以中國漢隋之間卜者的醫(yī)療活動為主的初步探討 一、引言 二、卜者與治病者 三、漢隋之間卜者的治病事例 四、占卜的醫(yī)療功能 五、結(jié)語 征引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