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中美關系與“修昔底德陷阱”的問題是國際關系學界爭論的焦點之一,有學者認為,中美已經肯定掉進了“修昔底德陷阱”,也有學者認為現在的中美關系處于關鍵的臨界點,還有的學者樂觀地認為中美之間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本書認為,現實主義過于悲觀地看待中美之間沖突的可能,沒有看到中美之間巨大的合作潛力,而自由主義又過于樂觀地高估中美之間合作的可能,回避了中美之間諸多的根本分歧。其實中美關系非常復雜,既有競爭又存在著合作,兩國之間或許在某些層面已經呈現出“修昔底德陷阱”的特征,但中美關系又比歷史上的“修昔底德陷阱”復雜得多,肯定地下結論認為中美關系已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為時也尚早。本書認為,相對于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觀點,建構主義對中美之間既有對抗也有合作、既有摩擦也有妥協(xié)的現實的解讀為合理而全面,因為前兩者是把中美關系看作是先天無政府性質導致的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后者恰恰相反,把中美關系看作是兩國間后天互動導致的結果,互動、認知、身份、利益綜合互相作用的結果建構了當下的中美關系,往什么方向建構,是好的還是壞的方向,完全是雙方后天努力的結果,絕非先驗的。換言之,中美是否能夠突破“修昔底德陷阱”也是中美兩國后天互動建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