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臨床醫(yī)學趙進喜臨證心悟

趙進喜臨證心悟

趙進喜臨證心悟

定 價:¥39.00

作 者: 趙進喜
出版社: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3232753 出版時間: 2016-07-01 包裝:
開本: 32開 頁數: 36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系全國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叢書之一,作者為首批“全國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優(yōu)秀學員。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讀經典”,收錄了作者對中醫(yī)經典的臨床感悟,包括對《內經》《傷寒雜病論》以及后世各家經典名著醫(yī)論、醫(yī)方的研究心得及臨證體會。中篇“勤臨床”,重點介紹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針對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腎病、內分泌代謝病以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的多種疑難雜病的新見解與診治經驗,有醫(yī)論,有驗案,有觀點。下篇“跟名師”,收錄了作者總結導師以及曾經私淑或侍診的多位名老中醫(yī),如施今墨、祝諶予、呂仁和、秦伯未、董建華、王永炎、黃文政、劉渡舟、李克紹、張貴印、韓志和、杜慶云等的學術思想和經驗及其臨床應用體悟。

作者簡介

  趙進喜,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大內科副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內分泌重點學科帶頭人,糖尿病腎病重點研究室主任,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優(yōu)秀學員與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薪火傳承高徒獎獲得者,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yī),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兼任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糖尿病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內分泌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y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擅治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腎病、婦女盆腔瘀血綜合征、青少年抽動癥、遺尿等。曾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與“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疾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余項課題。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高??萍歼M步獎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科技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學術著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優(yōu)秀獎1項,科普著作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天津市三等獎1項。

圖書目錄

上篇    讀經典
《內經》“氣一元論”物質性內涵及其臨床意義    3
《內經》“凡十一臟取決于膽”及其臨床意義    5
《內經》“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及其臨床啟示     6
《內經》“五臟藏神”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7
命門三焦系統(tǒng)的生理、病理及其臨床意義    8
《內經》論體質在人體發(fā)病中的重要作用    11
《內經》論“謹守病機”以及病機與證候之別    14
《內經》論“百病皆生于氣”與七情致病    15
《內經》論“亢為害,承乃制”與中醫(yī)“制衡觀”    18
《內經》論望診要點及其實踐    19
十問歌與“形、神、納、眠、便” ———中醫(yī)診察“五要”    20
論脈診分部與中醫(yī)特色    21
《內經》論“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  之誤解    22
論中醫(yī)重視顧護正氣與“護胃氣”思想    25
《內經》論標本緩急與“大小不利治其標”及其臨床意義     26
《內經》“因勢利導”治療思想及其臨床意義    28
《內經》“異法方宜”與“同病異治”之誤讀    30
《內經》論五臟苦欲補泄及其臨床意義    31
《內經》“治未病”思想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防治  結合,寓防于治”    33
《內經》論“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及其臨床意義    34
《內經》論“濁邪致病”及其臨床意義    36
《內經》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與盲目“扶陽”之弊    39
《內經》論“陰虛生內熱”與今所謂“陰虛內熱”內涵不同    41
《內經》論“火郁發(fā)之”及其臨床意義    43
《素問》論“熱病皆傷寒之類”與《難經》“傷寒有五” 之意    44
《傷寒論》論體質陰陽從化    46
關于《傷寒論》“六經皆有表證”問題    47
關于《傷寒論》三陰三陽排序問題    50
關于《傷寒論》之“傳經”與“轉屬”    51
論《傷寒論》“合病”與“并病”    54
《傷寒論》千古疑案 ———論厥陰病實質     57
《傷寒論》論厥熱勝復證及其臨床意義    58
論《金匱要略》先辨病后辨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診療模式    60
《金匱要略》上、中、下分部辨證與后世三焦辨證方法          61
《金匱要略》論表里緩急分層次治療疾病    62
《金匱要略》臟腑用藥模式臨證心悟    64
《金匱要略》論飲證治療原則以及溢飲與風水之別    65
《金匱要略》論黃疸與黃汗病機以及黃疸病位在肝之誤          67
《金匱要略》治療血證方藥及其臨床意義——兼論血證病因“惟火惟氣”與“止血不遠涼”     69
《理瀹駢文》論外治亦如內治之理及其臨床意義    71
“伏邪學說”與“伏風”“伏痰”“宿瘀”及其臨床意義          72
《溫病條辨》論清熱醒神開竅治法及其臨床意義    76
《溫病條辨》論“治外感如將,治內傷如相”    78
《溫病條辨》論“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權”及其臨床意義    79
關于“十八反”“十九畏”及其思考    83
桂枝湯臨證心悟    85
當歸四逆湯臨證心悟    88
黃芪桂枝五物湯臨證心悟    88
桂枝芍藥知母湯臨證心悟    89
麻黃湯臨證心悟    90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臨證心悟    91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臨證心悟    92
小青龍湯臨證心悟    92
大青龍湯臨證心悟    93
麻黃附子細辛湯臨證心悟    94
柴胡劑類方臨證心悟    95
四逆散臨證心悟    100
梔子豉湯類方臨證心悟    101
白虎湯臨證心悟    102
豬苓湯臨證心悟    104
陷胸湯類方臨證心悟    105
瀉心湯類方臨證心悟    106
黃連湯臨證心悟 ———兼論張仲景經方用量     109
承氣湯類方臨證心悟    111
麻子仁丸臨證心悟    114
桃核承氣湯臨證心悟    115
大黃附子湯臨證心悟    116
大黃甘草湯臨證心悟    117
茵陳蒿湯臨證心悟    118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臨證心悟    119
五苓散臨證心悟    120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臨證心悟    121
小建中湯臨證心悟    122
大建中湯臨證心悟    123
理中湯(丸)臨證心悟    124
吳茱萸湯臨證心悟    125
四逆湯類方臨證心悟    127
黃連阿膠湯臨證心悟    128
《傷寒雜病論》風濕三方臨證心悟    129
防己黃芪湯臨證心悟    130
己椒藶黃丸臨證心悟    131
瓜蔞薤白半夏湯臨證心悟    131
炙甘草湯臨證心悟    132
當歸生姜羊肉湯臨證心悟    134
桂枝茯苓丸臨證心悟    134
膠艾湯臨證心悟    136
當歸芍藥散臨證心悟    136
《金匱要略》溫經湯臨證心悟    137
升麻鱉甲湯臨證心悟    138
酸棗仁湯臨證心悟    139
百合地黃湯臨證心悟    139
奔豚湯臨證心悟    140
半夏厚樸湯臨證心悟    141
甘麥大棗湯臨證心悟    142
腎氣丸臨證心悟    142
當歸貝母苦參丸臨證心悟    144
銀翹散臨證心悟    144
桑菊飲臨證心悟    147
達原飲臨證心悟    148
升降散臨證心悟    150
連梅湯臨證心悟    152
礞石滾痰丸臨證心悟    154
滋陰降火湯臨床心悟    156
免懷散臨證心悟    15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