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金屬學、金屬工藝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力場仿真設計及分選性能研究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力場仿真設計及分選性能研究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力場仿真設計及分選性能研究

定 價:¥38.00

作 者: 盧東方,胡岳華,王毓華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8720324 出版時間: 2015-10-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2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力場仿真設計及分選性能研究》作者在查閱大量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基礎上,綜合運用流體力學、電磁力學知識,先進的Fluent及Ansys大型有限元仿真軟件,詳細闡述了進行新型磁選機一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設計、仿真與分選性能研究的具體方法?!缎鞫嗵荻却胚x機的力場仿真設計及分選性能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現(xiàn)有弱磁性分選設備的綜述、旋流多梯度磁選機流場的3一DFluent仿真分析、磁場的3一DAnsys仿真分析、分選腔和磁系的設計、顆粒受力計算、單一力場(磁場、離心力場)設備分選性能的試驗研究、力場與設備分選性能關系模型的推導、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分選效果預測和整機結構及主要部件的設計等內(nèi)容?!缎鞫嗵荻却胚x機的力場仿真設計及分選性能研究》數(shù)據(jù)翔實,層次清楚,分析透徹,圖表規(guī)范,結論可信,對廣大選礦研究工作者、選礦機械制造技術人員、大專院校的師生以及從事礦物工程、磁電和重選裝備開發(fā)的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毓華,男,1964年8月出生,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選礦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礦物浮選與浮選藥劑、礦物原料復合力場分選理論等。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5項,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鞍山鋼鐵公司等企業(yè)科研項目20余項。盧東方,男,1982年出生,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高效選礦裝備和選礦工藝研發(fā)工作。作為負責人先后主持湖南省科技廳科技支撐、教育部博士后面上基金、中國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累計完成企業(yè)科技攻關項目十余項。胡岳華,1962年出生,現(xiàn)任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國際礦物加工委員會教育分會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選礦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礦業(yè)協(xié)會選礦委員會副主任。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等30多項。出版專*5本,在國內(nèi)外科技期刊及重要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210余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我國弱磁性礦產(chǎn)資源及其難選原因
1.1.1 難選弱磁性礦產(chǎn)資源分布及利用現(xiàn)狀
1.1.2 分選影響因素及分選方法
1.2 高梯度磁選設備
1.2.1 高梯度磁選設備的類型、特點及應用
1.2.2 高梯度磁選設備的分選力場
1.2.3 高梯度磁選設備的優(yōu)缺點
1.3 離心選礦機
1.3.1 離心選礦機的類型、特點及應用
1.3.2 離心選礦機的分選力場
1.3.3 離心選礦機的優(yōu)缺點
1.4 小結
1.5 本書研究立題依據(jù)和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設計思路
2.1 磁力及離心力場組合方式的選擇
2.2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結構和創(chuàng)新點
2.2.1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結構
2.2.2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分選過程
2.2.3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創(chuàng)新點
第三章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流體力場仿真與分析
3.1 nuent分析理論基礎
3.1.1 Fluent簡介
3.1.2 Fluent有限體積分析的理論基礎
3.1.3 3一D流場仿真策略
3.2 分選腔模型的構建及流場分析
3.2.1 分選腔模型的構建
3.2.2 不同轉速下分選腔內(nèi)流體的跡線
3.2.3 不同轉速下分選腔內(nèi)流體的徑向速度
3.2.4 不同轉速下分選腔內(nèi)流體的軸向速度
3.2.5 不同轉速下分選腔內(nèi)流體的切向速度
3.3 分選腔流場特性研究
3.3.1 流場特性研究方案
3.3.2 分選腔各水平截面的流場特性研究
3.2.3 分選腔垂直截面上的流場特性研究
3.2.4 分選腔轉速與分選腔各水平截面流體速度之間的關系
3.4 小結
第四章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磁場仿真與分析
4.1 ANSYS分析理論基礎
4.1.1 ANSYS簡介
4.1.2 ANSY。S有限元電磁分析的理論基礎
4.1.3 3一D磁場特性仿真策略
4.2 磁系參數(shù)的確定
4.2.1 磁極數(shù)量及排列方式的確定
4.2.2 鐵芯和磁極頭形狀的確定
4.2.3 磁包角的確定
4.2.4 激磁線圈匝數(shù)的確定
4.2.5 線圈布置方案的確定
4.3 分選腔磁場特性研究
4.3.1 磁場特性研究方案
4.3.2 分選腔各水平截面的磁場特性研究
4.3.3 分選腔各垂直截面的磁場特性研究
4.3.4 分選腔內(nèi)壁處磁感應強度最大值和最小值與激磁電流的關系
4.3.5 布置磁介質后分選腔內(nèi)磁感應強度的變化
4.4 小結
第五章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設計
5.1 分選腔的設計
5.1.1 分選腔內(nèi)徑
5.1.2 分選腔傾角
5.1.3 分選腔轉速
5.1.4 分選腔錐體高度
5.2 磁系的設計
5.2.1 激磁線圈設計
5.2.2 激磁線圈冷卻水量
5.2.3 確定線圈進水頭數(shù)
5.2.4 鐵軛設計
5.2.5 磁介質
5.2.6 處理量
5.2.7 分選腔旋轉電機功率
5.3 小結
第六章 顆粒在旋流多梯度磁選機中的受力分析
6.1 顆粒的受力情況
6.2 顆粒的受力計算
6.2.1 顆粒在分選腔中受到的徑向離心力
6.2.2 顆粒在分選腔中受到的徑向離心力和磁力復合力
6.2.3 顆粒在分選腔中受到的徑向力和軸向力
6.3 顆粒的徑向分離與分選過程
6.4 復合力場對選礦指標的影響
6.4.1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的松散原理
6.4.2 離心力場對顆粒分選行程的影響
6.4.3 磁場對捕獲概率和品位的影響
6.5 小結
第七章 離心力、磁力分選試驗及旋流多梯度磁選機分選性能研究
7.1 物料性質與試驗研究
7.1.1 物料性質
7.1.2 離心力與磁力分選試驗
7.2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分選指標模型的構建
7.2.1 黑鎢礦捕收率模型
7.2.2 黑鎢礦品位模型
7.3 旋流多梯度磁選機分選性能研究
7.4 小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