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亂世求存:20世紀50年代前川滇邊地的歷史與社會

亂世求存:20世紀50年代前川滇邊地的歷史與社會

亂世求存:20世紀50年代前川滇邊地的歷史與社會

定 價:¥40.00

作 者: 李沛容,王海兵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5137640 出版時間: 2015-03-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亂世求存:20世紀50年代前川滇邊地的歷史與社會》立足于清末至民主改革前,四川、云南交界地帶藏族區(qū)域的社會政治及歷史變動,揭示了20世紀50年代前川滇邊地紛繁、復雜的政治形勢與社會動蕩。對這一區(qū)域內(nèi)號稱“喇嘛王國”的木里土司及其轄地的形成,民國時期“儼如王國”的自我想象以及中央及云南、四川地方政府的互動情形進行了詳細的考證,通過對區(qū)域歷史的梳理,展現(xiàn)了偏安一隅的政治單元走向一體的歷史進程。

作者簡介

  李沛容,云南省昆明市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專業(yè)專門史研究方向2012級博士研究生,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主持并參與省部級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shù)項。王海兵,浙江省仙居縣人,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民主改革前康南藏區(qū)的社會歷史變遷
第一章 民國成立前的康南地區(qū)歷史概貌
第一節(jié) 清末川邊改流前的康南歷史述略
第二節(jié) 底定康南,以作改流之基:1905-1911年的康南藏區(qū)
第二章 1912-1949年間的康南藏區(qū)政局
第一節(jié) 土頭、紛爭與地區(qū)失序:1912-1936年的康南問題
一、民國時期的鄉(xiāng)城地區(qū)局勢
一、被鄉(xiāng)人挾制的稻城
三、南康喇嘛與1920-1925年間的康南局勢
四、“時而有官,時而失治”的得榮地區(qū)
第二節(jié) 兩康建委會期間至民主改革時的康南
一、康南政事整理加強與土頭勢力的式微
一、民國時期康南問題的成因剖析
三、西康藏區(qū)民主改革及康南問題的最終解決
第三章 民主改革前的康南社會經(jīng)濟
第一節(jié) 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
第二節(jié) 手工業(yè)、商業(yè)和交通
一、康南各縣的手工業(yè)
二、康南各縣的商業(yè)
三、康南地區(qū)的交通
第三節(jié) 民主改革前康南地區(qū)的生產(chǎn)關系
第四章 民主改革前康南藏傳佛教與民眾生活習俗
第一節(jié) 康南地區(qū)藏傳佛教概況
一、民國以前康南地區(qū)的藏傳佛教
二、民國時期康南地區(qū)的藏傳佛教
第二節(jié) 民主改革前康南民眾的生活習俗
一、飲食起居方面
二、婚喪嫁娶方面
三、服飾及其他方面
第二部分
川康滇邊地的“喇嘛王國”
——中央與地方互動下的木里(1648-1953)
第五章 緒論
笫一節(jié)文獻中的木里
一、民國及民國以前的記載
一、現(xiàn)當代研究
第二節(jié) 理論回溯
一、西方學界的歷史學與人類學
一、中國研究的范式轉移
三、“藏彝走廊”概念與“藏彝走廊”研究
四、本研究的切入點及相關概念界定
第六章 木里土司制度的形成
第七章 “喇嘛王國”:民國時期外界對木里地方的印象
第八章 “政府與地方”:民國時期各級政府與木里土司的關系
第九章 “地方與地方”:木里大喇嘛與毗鄰地方的關系
第十章 變革中的木里地方
第十一章 余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