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定 價:¥49.00

作 者: 張亞群 著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師用書 中小學教輔

ISBN: 9787533470975 出版時間: 2016-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主要以高等教育學為理論基礎,結合大學史、教育思想史、人才學、文化學等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考察和分析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及其對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作用,總結中國近代名大學校長、教育家的辦學特點、大學育人一般規(guī)律、通識課程教學與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經(jīng)驗。全書分為八章。

作者簡介

  張亞群,1961年生,安徽廬江人。1983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yè),1992年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yè),2000年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yè)博士畢業(yè),教育學博士。現(xiàn)任教育部文科基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暨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理事等。從事高等教育歷史與理論、招生考試、通識教育等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課題10余項。出版《科舉革廢與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轉型》、《自強不息止于至善——廈門大學校長林文慶》、《高校自主招生與高考改革》、《中國研究生招生考試改革研究》(第一作者)等專著;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求是》、《光明日報》等刊發(fā)表論文170余篇,其中多篇為《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高等教育》等轉載。論著獲福建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三等獎,合著獲福建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第14屆中國圖書獎。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中國古代大學通識教育傳統(tǒng)的演變  第一節(jié) 通識教育的起源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大學通識教育形態(tài)的演變  第三節(jié) 中西方通識教育傳統(tǒng)的不同際遇與影響 第二章 晚清大學通識教育的因革  第一節(jié) 西方大學制度的移植  第二節(jié) 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第三節(jié) 經(jīng)學通識教育的式微 第三章 民國時期通才教育模式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德法日大學教育模式的影響  第二節(jié) 美英大學教育模式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書院教育模式的復興 第四章 著名教育家的通識教育理念比較  第一節(jié) 郭秉文的通識教育理念  第二節(jié) 梅貽琦的通識教育理念  第三節(jié) 林文慶的通識教育理念  第四節(jié) 陳垣的通識教育理念  第五節(jié) 竺可楨的通識教育理念  第六節(jié) 通識教育理念的來源及內涵比較 第五章 實證研究:三類大學的通識教育實踐  第一節(jié) 國立大學的通識教育實踐  第二節(jié) 私立大學的通識教育實踐  第三節(jié) 教會大學的通識教育實踐 第六章 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成效  第一節(jié) 人才培養(yǎng)的成效  第二節(jié) 科學研究的成效  第三節(jié) 社會服務的成效 第七章 中國近代學術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節(jié) 大學教育的使命與大師的特質  第二節(jié) 近代學術大師成長之路  第三節(jié) 中國近代大學的育人規(guī)律 第八章 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歷史啟示  第一節(jié) 大學通識教育與大學精神  第二節(jié) 中國近代大學通識課程變革的基本趨向  第三節(jié) 中國近代大學通識教育實踐的歷史地位  第四節(jié) 中國大學通識教育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價值與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