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收集出版學術會議的參會論文,以及圍繞某個專題寫作的政治學專業(yè)論文。舉凡政治哲學、政治理論、政治科學、政治文化、國際政治、國際關系、中外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史等等方面的論題,都在我們的關注范圍之內。至于收入的文集,也都不一定代表我們的價值立場,或建設、或批判、或創(chuàng)新、或古典、或現代,只是關乎政治諸學科發(fā)展的作品,均是我們的著力點。目前已出版5本。本輯政治學評論以2011年在中山大學召開的“經典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為基礎編輯而成。該次研討會圍繞“經典社會理論與現代性”主題,主要探討了“三大思想家對于現代性的思考”、“近代政治思想家對于現代性的思考”和“經典社會理論的當代闡釋”三個領域。馬克思、涂爾干、韋伯是現代社會理論的主要奠基者,他們對早期現代性社會的產生、動力、問題、未來等進行過系統(tǒng)的闡述。本輯政治學評論將包括如下篇章:韋伯對于早期現代性社會的解釋,涂爾干對現代社會中的德性與自由的解釋,馬克思從唯物史觀角度對現代社會的解釋,以及馬克思、涂爾干、韋伯從“勞動分工與個人自由”角度對于現代社會的解釋等。如果說三大思想家主要側重于從社會的角度解釋現代性現象的話,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家則從政治的角度對現代性社會進行了呼喚和問題診斷,其杰出者包括馬基雅維利、霍布斯等。在本輯政治學評論中,將首先闡述西方近代思想家從“人、理性與自然權利”角度對現代政治所作的解釋,以此為基礎,探討馬基雅維利、霍布斯等人的現代性思想,包括“君主”、“國家”、“審慎”等。20世紀中后期以來,隨著高度現代性社會的出現及其叢生的問題,當代學術巨擘對現代性問題又做出了何種解釋?在這一方面,本輯政治學評論將選擇吉登斯作為分析對象,一方面探討他在分析現代性問題上與三大思想家的傳承關系,另一方面探討吉登斯在分析現代性問題時從社會學角度所做出的獨特貢獻。以“現代性”作為分析的主線,以“經典思想家”作為分析的切入點,探討早期現代性社會的產生、問題、解決方案及其當代變化,是本輯政治學評論的主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