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項目管理設備租賃(第四版)

設備租賃(第四版)

設備租賃(第四版)

定 價:¥78.00

作 者: [美] Peter K.Nevitt(彼得·K·內維特),F(xiàn)rank J.Fabozzi(弗蘭克·J·法博齊) 著;劉輝群 等 譯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經濟 貿易經濟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294174 出版時間: 201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外*為經典的融資租賃教材,全書探討了各種類型的租賃形式,包括單一投資者租賃、杠桿租賃等,以及進行租賃時需要的稅務知識,以及內里的經濟學分析。全書還包括了融資租賃的發(fā)展背景、基礎知識和發(fā)展歷程的介紹,并以在實踐中已獲得成功的案例說明問題,是一本對融資租賃進行分析探討和總結歸納的體系完備的指南書。

作者簡介

  劉輝群(1978-),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F(xiàn)為天津商業(yè)大學租賃學院院長助理、中國融資租賃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入選天津市131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主要從事跨國公司與外國直接投資、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融資租賃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大項目子課題2項、天津社科規(guī)劃項目2項,天津市政府咨詢項目等8項。出版《國際直接投資的就業(yè)效應研究》等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中國軟科學》、《國際貿易問題》、《Journal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udies》、《Journal of Chinese Marketing》、《Advances in Global Business Research》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公開發(fā)表80余篇論文。榮獲“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yōu)秀著作三等獎、天津市教育系統(tǒng)優(yōu)秀調研成果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彼得·K·內維特(Peter K. Nevitt)是擁有超過35年設備租賃經驗的先驅者之一。目前,他是多家租賃公司的顧問和董事會成員。他曾領導三井內維特資本公司十年,并于1998年結束。在此之前,他還擔任了美洲銀行租賃業(yè)務的子公司――美銀租賃公司的首屆董事長十年。在此之前,他還是GATX租賃公司和芝加哥**租賃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和董事長。他被認為是杠桿租賃和合成租賃的發(fā)明者之一而廣獲榮譽。他在租賃和設備融資方面撰寫了兩本著作和100多篇文章和小冊子。內維特先生是一名律師,獲得西北大學理學士和法學博士學位。弗蘭克·J·法博齊(Frank J. Fabozzi)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金融學副教授。他是一名特許金融分析師和注冊會計師。法博茲博士還是家庭生命保護基金和黑石合成基金董事會的董事。他和彼得·內維特合著的《項目融資》一書已由歐洲貨幣出版社出版,主編的包括《發(fā)行人視角下的證券化研究》在內的幾本關于結構金融方面的書,已由弗蘭克 J·法博茲聯(lián)盟出版。法博茲于1972年獲得紐約城市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1994年獲得了諾瓦東南大學的人文主義文學名譽博士學位。法博茲博士還是耶魯大學金融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設備租賃的背景和基礎
第1章 設備租賃的基礎
1.1背景
1.2租賃如何運作
1.3設備租賃的類型
1.3.1非節(jié)稅租賃或有條件的銷售式租賃
1.3.2節(jié)稅租賃
1.3.3TRAC租賃
1.4全額清償租賃
1.5經營租賃
1.6租賃的原因
1.6.1成本
1.6.2售后回租以鎖定遞延稅
1.6.3保留營運資金
1.6.4避免資本化以保存信貸能力
1.6.5設備過時和處置的風險
1.6.6管理的限制
1.6.7靈活性和便利性
1.6.8對現(xiàn)金流和賬面收益的影響
1.7出租人的類型
1.8租賃經紀人和財務顧問
1.9選擇出租人或財務顧問來安排租賃
1.10租賃項目
1.11總結
第2章 租賃的歷史
2.1古代租賃
2.2美國早期租賃
2.3早期鐵路設備租賃
2.4鐵路機車以外的其他設備早期租賃
2.5早期真實租賃的結構
2.6現(xiàn)代設備租賃公司
2.7 1960―1970年的租賃
2.8銀行持股公司法案
2.9出租人和承租人會計準則的發(fā)展
2.10 20世紀70年代增加的稅收優(yōu)惠
2.11 20世紀70年代的稅法解釋
2.12 弗蘭克里昂公司案
2.13 《1981年經濟復蘇稅收法案》
2.13.1安全港租賃
2.13.2 《1981年經濟復蘇稅收法案》增加的稅收優(yōu)惠
2.13.3 單一出租人租賃成交量的增長
2.14《1982年稅收公平和財政責任法案》
2.15 財政部放寬稅收規(guī)則的努力遭挫敗
2.16《1984年赤字消減法案》
2.17簡化稅收的建議
2.18《1986年稅收改革法案》
2.19 取消投資稅收優(yōu)惠之后
2.20 1987年之后
2.20.1帶杠桿的有條件銷售租賃
2.20.2合成租賃
2.20.3銀行和銀行控制公司
2.20.4日本式杠桿租賃
2.20.5皮爾克租賃
2.20.6對外銷售公司的設備租賃
2.20.7雙重租賃
2.20.8通用電氣信貸公司
2.20.9資本市場
2.21 21世紀的設備租賃
第3章 承租人租賃交易的財務報告
3.1租賃的類型
3.2租賃業(yè)務的會計處理
3.2.1經營租賃
3.2.2資本租賃
3.2.3資本租賃和經營租賃財務報告的比較
3.3租賃分類的數(shù)據(jù)收集和實質性
3.4實施《財務會計準則第13號聲明》的作用
3.4.1以低廉價格購買租賃財產的選擇權――標準2
3.4.2租期占預計經濟壽命的比率――標準3
3.4.390%的回收率標準――標準4
3.5總結
第4章 合成租賃
4.1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第13號聲明》與合成租賃
4.2合成租賃業(yè)務的益處
4.3合成租賃業(yè)務的形式
4.3.1單一結構
4.3.2復雜業(yè)務
4.4不動產租賃中的特別考慮
第5章 聯(lián)邦所得稅對真實租賃的規(guī)定
5.1非節(jié)稅租賃或擔保意向租賃
5.2真實租賃
5.3TRAC租賃
5.4《美國國內稅收法》對真實租賃的規(guī)定
5.4.120%的最低在險投資
5.4.220%的余值
5.4.320%的剩余使用壽命
5.4.4包括續(xù)租期在內的租期
5.4.5不涉及公平市場價值的非購買選擇權
5.4.6禁止出租人的購買權
5.4.7承租人不得承擔租賃設備的任何成本
5.4.8承租人不得出借資金或擔保債務
5.4.9出租人必須要有利潤動機
5.4.10租賃交易必然為出租人帶來現(xiàn)金流入
5.4.11限制或禁止非均衡租金
5.5《稅收程序75-28》
5.6限定用途的財產:《稅收程序76-30》
5.7與經紀人分享余值
5.8承租人最小化余值風險的方法
5.9三個月窗口期
5.10售后回租交易
5.11獲得稅收裁決的實踐
5.12美國國會對《稅收程序》的支持
5.13引導交易
5.14《美國國內稅收法》第467章的非均衡租金
5.14.1《美國國內稅收法》第467章的均等租金規(guī)定
5.14.2標準化權責發(fā)生制
5.15稅收損失補償
5.16結論
第6章 租賃與貸款購買決策對比分析
6.1使用凈現(xiàn)值技術的資金預算
6.1.1如何計算凈現(xiàn)值
6.1.2利用凈現(xiàn)值技術的決策規(guī)則
6.1.3為何是凈現(xiàn)值技術呢?
6.2租賃評估
6.2.1來自于租賃的直接現(xiàn)金流量
6.2.2租賃現(xiàn)金流量評估
6.2.3等效貸款的概念
6.2.4替代租賃安排比較
6.3租賃評估的另一種方法
6.4不確定性和租賃估價模型
6.4.1替代的折現(xiàn)率和現(xiàn)金流的不確定性
6.4.2余值與租期
6.4.3債務置換與租賃評估模型
6.4.4敏感性分析
6.5租賃評估模型的一般化
第二篇 租賃公司的運營
第7章 租賃公司建立和運營事項
7.1租賃是大型設備融資市場的重要部分
7.2確定真實租賃的納稅能力
7.3租賃產品
7.3.1一般分類
7.3.2按照期限租賃產品分類
7.4設備租賃公司的開業(yè)
7.5收購租賃公司
7.6市場細分
7.6.1按照設備租賃成本細分市場
7.6.2按照租賃產品匹配細分市場
7.6.3按照地域細分市場
7.6.4按照市場規(guī)模和凈值細分市場
7.6.5按照準承租人特性細分市場
7.6.6按照設備細分市場
7.6.7按照行業(yè)細分市場
7.6.8按照業(yè)務渠道劃分
7.6.9設備融資的競爭
7.7定價
7.8租賃公司的融資
7.9杠桿
7.10債務管理
7.11信用控制、投資組合管理和整合
7.12銀行和銀行控股的租賃公司
7.13結論
第8章 信貸政策和租賃資產組合管理
8.1準信貸標準
8.2還款來源
8.3財務報表分析
8.3.1資產負債表分析
8.3.2現(xiàn)金流量表分析
8.3.3擔保設備
8.4信貸決策程序
8.4.1信貸決策的步驟
8.4.2信貸委員會審批流程
8.4.3程序
8.4.4董事會
8.5租賃資產組合管理
8.6定期審查和報告
8.7定期報告中租賃應按信貸力度分為若干類別
8.8審計和審查職能
8.9收款程序
第9章 租賃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
9.1全額清償租賃和非全額清償租賃
9.2會計方法
9.2.1融資租賃方式
9.2.2經營租賃方式
9.3利用會計方法來分析租賃公司的財務報表
9.3.1投資期限
9.3.2短期和長期債務
9.3.3債務權益比率
9.3.4設備余值
9.3.5損失準備
9.3.6遞延所得稅
9.3.7待租或待售設備
9.4從事非全額清償租賃業(yè)務的租賃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9.4.1經營租賃
9.4.2短期租賃公司
9.4.3債務權益比率
9.4.4待售或待租設備
9.4.5折舊政策
9.5其他因素
9.5.1應收賬款
9.5.2銷賬
9.5.3租賃管理
9.5.4投資回報率及資產回報率
9.5.5遞延所得稅負債
9.6結論
第10章 生產商/供應商制定產品銷售融資項目時的事項
10.1產品銷售融資項目的目標
10.2融資設備的使用工具
10.3租賃會計和租賃融資的產品銷售
10.3.1一般租賃會計
10.3.2《財務會計準則第13號聲明》的出租人會計
10.3.3承租人和出租人在租賃分類上的分歧
10.3.4關聯(lián)方之間的租賃
10.3.5專屬融資公司
10.4第三方廠商租賃的融資項目
10.4.1電子商務租賃
10.4.2廠商使用第三方出租人進行產品融資的原因
10.4.3第三方出租人的信用考慮
10.4.4設備余值事項
10.4.5信心轉變
10.5余值保險
10.6承租人在設備融資方法選擇上的事項
10.7供應商、制造商作為出租人或承租人的事項
10.8第三方租賃公司在提供供應商租賃項目時的事項
第11章 出租人對余值的處置
11.1租賃文件的核查
11.2通告
11.3設備的鑒定
11.4初步估價
11.5轉售的目標價格
11.6談判
11.7設備的返還
11.8返還設備的處置
第12章 獲得和維持足夠保險覆蓋的指南
12.1簡介
12.2一般要求
12.3保險的可接受形式
12.4物理傷害保險
12.5物理損失險的清單
12.6公共責任保險或綜合一般保險覆蓋清單
12.7飛機責任保險
12.8飛機外殼保險
12.9海事保險
12.10產品責任保險
12.11管理與跟進
第三篇 非杠桿租賃交易的文檔
第13章 典型非杠桿租賃條款
13.1租賃文檔概述
13.2租賃合同
13.3出租人和承租人身份確認
13.3.1租賃合同用語
13.3.2討論
13.4出租人和承租人協(xié)議
13.4.1租賃合同用語
13.4.2討論
13.5采購、交付、驗收
13.5.1租賃合同用語
13.5.2概要
13.5.3討論
13.6租期、租金、支付額
13.6.1租賃合同用語
13.6.2概要
13.6.3討論
13.7保證書
13.7.1租賃合同用語
13.7.2概要
13.7.3討論
13.8占有,使用和維護
13.8.1租賃合同用語
13.8.2概要
13.8.3討論
13.9稅收
13.9.1租賃合同用語
13.9.2概要
13.9.3討論
13.10虧損風險、棄權和賠償
13.10.1租賃合同用語
13.10.2概要
13.10.3討論
13.11保險
13.11.1租賃合同用語
13.11.2概要
13.11.3討論
13.12違約
13.12.1租賃合同用語
13.12.2概要
13.12.3討論
13.13設備的退回
13.13.1租賃合同用語
13.13.2概要
13.13.3討論
13.14轉讓
13.14.1租賃合同用語
13.14.2概要
13.14.3討論
13.15再擔保
13.15.1租賃合同用語
13.15.2概要
13.15.3討論
13.16逾期付款
13.16.1租賃合同用語
13.16.2概要
13.16.3討論
13.17棄權的效果
13.17.1租賃合同用語
13.17.2概要
13.17.3討論
13.18契約的成立
13.18.1租賃合同用語
13.18.2概要
13.18.3討論
13.19適用法、先前協(xié)議的吸收
13.19.1租賃合同用語
13.19.2概要
13.19.3討論
13.20財務信息
13.20.1租賃合同用語
13.20.2概要
13.20.3討論
13.21通知
13.21.1租賃合同用語
13.21.2概要
13.21.3討論
13.22副本
13.22.1租賃合同用語
13.22.2概要
13.22.3討論
第14章 典型租賃計劃表
14.1計劃表
14.2物件和最大采購價格的描述
14.2.1計劃表用語
14.2.2概要
14.2.3討論
14.3物件租賃期限
14.3.1計劃表用語
14.3.2概要
14.3.3討論
14.4單位租金
14.4.1計劃表用語
14.4.2概要
14.4.3討論
14.5承諾有效日期
14.5.1計劃表用語
14.5.2討論
14.6租賃設備位置
14.6.1計劃表用語
14.6.2討論
14.7約定價值損失
14.7.1計劃表用語
14.7.2討論
14.8稅收補償
14.8.1計劃表用語
14.8.2概要
14.8.3討論
14.9提前終止
14.9.1計劃表用語
14.9.2概要
14.9.3討論
14.10購買和續(xù)租選擇權
14.10.1計劃表用語
14.10.2概要
14.10.3討論
14.11承諾費
14.11.1計劃表用語
14.11.2概要
14.11.3討論
第15章 其他租賃文件
15.1轉讓購買協(xié)議
15.1.1格式
15.1.2概要
15.1.3討論
15.2購買申請表
15.2.1格式
15.2.2討論
15.3驗收補充
15.3.1格式
15.3.2討論
15.4擔保書
15.4.1格式
15.4.2概要
15.4.3討論
15.5轉移個人財產表
15.5.1格式
15.5.2討論
15.6財務報表
15.6.1格式
15.6.2討論
15.7設備租賃轉讓表
15.8新第38條規(guī)定出租方的選擇
15.8.1格式
15.8.2討論
第四篇 杠桿租賃
第16章 杠桿租賃的基本原理
16.1杠桿租賃的參與者
16.1.1承租人
16.1.2權益參與人
16.1.3參與放款人或出借方
16.1.4物主受托人
16.1.5契約受托人
16.1.6充當契約受托人和物主受托人的單一受托人
16.1.7制造商或承包商
16.1.8包租人和經紀人
16.1.9保證人
16.2杠桿租賃的結構
16.3交易結算
16.3.1參與協(xié)議
16.3.2關鍵文件
16.3.3承租人賠償
16.3.4結算程序
16.4租賃期間的現(xiàn)金流
16.5充當出租人的所有者信托所得稅的處理辦法
16.5.1單一權益參與者的委托人信托
16.5.2兩個或更多權益參與者的所有者信托
16.6杠桿租賃的債務
16.7設施租賃
16.7.1設施支持協(xié)議
16.7.2建設合同的指定
16.8建設融資
16.9權益參與人的信用風險
16.10放款人和權益參與人爭論的焦點
16.10.1非租賃的合同違約
16.10.2違約事件中控制租賃財產的出售
16.10.3權益參與者的附有權利
16.10.4“fish or cut bait”條款
16.10.5稅收補償支付
16.11未來稅法變化的稅收補償
16.11.1稅率變化補償中補償稅費的定義
16.11.2補償覆蓋的稅率變化風險
16.11.3規(guī)模問題:觸發(fā)器
16.11.4稅收補償?shù)臅r間限制
16.11.5受補償方的基礎補救措施
16.11.6損失或收益的計算
16.11.7受補償方的具體解決方案
16.11.8杠桿債務條款應關注可能的稅收補償
16.11.9遠期利率變動風險顯著
16.12個人投資者的杠桿租賃
16.13結論
第17章 杠桿租賃的安排與文件編制
17.1對財務顧問的需求
17.1.1完整交易的財務顧問費用
17.1.2未完成租賃的財務顧問費
17.1.3成本控制
17.2杠桿租賃結構化、談判和結算的步驟
17.3義務承擔書
17.3.1招募備忘錄
17.3.2使用義務承擔書的免責條款
17.3.3招募備忘錄的形式或股權投資者的投標要求
17.4債務條款清單和義務承擔書
17.5杠桿租賃中的租賃文件
17.6結論
第18章 杠桿租賃的定價分析
18.1租賃的一般性分析
18.2杠桿租賃分析
18.2.1租賃分析中的混合現(xiàn)金流問題
18.2.2內部收益率(IRR)的數(shù)學討論
18.3租賃分析中的標準償債基金法
18.4租賃分析中的多階段投資償債基金法
18.5多階段投資與標準償債基金方法的比較
18.6債務權益比率優(yōu)化
18.7債務優(yōu)化
18.8出租人租賃定價的實例分析
18.8.1出租人的目標與假設
18.8.2多階段投資償債基金法(MISF)分析
18.8.3債務權益比率優(yōu)化
18.8.4解約價值的計劃安排
18.8.5意外損失的計劃安排
18.8.6權益參與者在租賃資產回購和轉售中的信用風險
18.8.7對稅率改變的敏感性
18.8.8對余值的敏感性
18.8.9鋸齒結構
18.8.10降低租金現(xiàn)值的其他技術
18.9結論
第五篇 租賃公司的結構化金融
第19章 設備租賃公司證券化和其他結構化融資技巧
19.1設備租賃證券化市場
19.2為什么證券化?
19.2.1設備租賃公司證券化的好處
19.2.2證券化對投資者的好處
19.3設備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定義
19.4資產證券化結構類型
19.4.1租期資產證券化
19.4.2管道業(yè)務資產證券化
19.4.3遠期融資證券化
19.5設備租賃公司資產證券化的要求
19.5.1標準化合約
19.5.2通過承銷對風險進行評級
19.5.3歷史績效的數(shù)據(jù)庫
19.5.4合法結構和文檔
19.5.5必須讓渡所有設備和余值
19.5.6建立服務和收款機構
19.5.7經驗豐富的管理
19.5.8資產凈值
19.5.9穩(wěn)定的資金源
19.5.10資本的使用
19.6租賃資產證券化的過程和機制
19.6.1編制必要的公司和資產組合信息
19.6.2訪談管理證券化的投資銀行
19.6.3初步條件清單
19.6.4評級機構參與
19.6.5交易的其他參與者
19.6.6私募備忘錄
19.6.7評級機構對發(fā)行商的網站進行訪問
19.6.8投資者對發(fā)行商的網站進行訪問
19.6.9其他交易文件
19.6.10資產組合審查和程序審計
19.6.11確定定價方法
19.6.12最終結構修改和評級函
19.6.13最終協(xié)商
19.6.14匯款路線說明書
19.6.15建立SPC
19.6.16確定最終利率
19.6.17交易結束
19.6.18交易結束后和服務
19.7交易如何被結構化安排
19.8結論
附錄:設備租賃的歷史里程碑
專業(yè)詞匯
譯者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