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水利工程嚴重干旱大型水源地地下水資源評價及應急供水研究

嚴重干旱大型水源地地下水資源評價及應急供水研究

嚴重干旱大型水源地地下水資源評價及應急供水研究

定 價:¥38.00

作 者: 姜寶良,于福榮,陳學軍,段超杰,張懷軍 著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6093713 出版時間: 201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嚴重干旱大型水源地地下水資源評價及應急供水研究》對許昌市麥嶺大型地下水源地采用多年和現(xiàn)狀(嚴重干旱)水均衡計算和評價、逐步回歸分析汁算評價、枯水期開采試驗法和開采漏斗法及嚴重干旱情況下水源地數(shù)值模擬優(yōu)化管理研究,計算和評價了在嚴重干旱情況下的地下水資源,并提出了引水補源等地下水開發(fā)利用保護建議,為政府決策和應急供水提供了科學依據(jù)?!秶乐馗珊荡笮退吹氐叵滤Y源評價及應急供水研究》可供水利、城建、地質等部門的科研、生產(chǎn)、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水文地質、水資源管理、環(huán)境地質等專業(yè)的師生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嚴重干旱大型水源地地下水資源評價及應急供水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0.1 項目由來
0.2 具體目標
0.3 研究內容
0.4 研究過程
1 許昌市水資源開采利用概況
1.1 許昌市水資源現(xiàn)狀
1.2 地下水資源勘察史
1.3 許昌市城市供水現(xiàn)狀
1.4 麥嶺水源地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1.4.1 淺層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1.4.2 深層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2 自然地理與區(qū)域地質及水文地質概況
2.1 交通位置
2.2 氣象水文
2.2.1 氣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3.1 地形
2.3.2 地貌
2.4 區(qū)域地質概況
2.4.1 地層
2.4.2 構造
2.4.3 新構造運動
3 麥嶺水源地水文地質條件
3.1 地下水形成和賦存條件
3.1.1 地質構造對地下水賦存的控制和影響
3.1.2 氣候對地下水形成的影響
3.1.3 地貌對地下水形成的影響
3.2 包氣帶巖性與結構特征
3.3 麥嶺水源地含水層組的劃分及特征
3.3.1 淺層含水層及富水性
3.3.2 深層含水層及富水性
3.4 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
3.4.1 淺層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
3.4.2 深層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
4 地下水動態(tài)研究
4.1 地下水動態(tài)監(jiān)測網(wǎng)的建設
4.2 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分析
4.2.1 淺層地下水水位動態(tài)
4.2.2 深層地下水水位動態(tài)
4.3 地下水水位等值線變化特征
4.3.1 年內變化特征
4.3.2 年際變化特征
5 地下水資源量的計算與評價
5.1 評價原則、范圍和方法
5.1.1 評價原則
5.1.2 評價范圍
5.1.3 評價方法
5.2 參數(shù)的計算與確定
5.2.1 水文地質參數(shù)
5.2.2 水文參數(shù)
5.3 水量均衡法
5.3.1 計算范圍及邊界條件
5.3.2 地下水均衡方程
5.3.3 均衡期
5.3.4 各均衡項的計算
5.3.5 模型和參數(shù)驗證
5.3.6 現(xiàn)狀(嚴重干旱)均衡計算和評價
5.4 逐步回歸分析法
5.4.1 方法簡述
5.4.2 麥嶺水源地水位動態(tài)的逐步回歸分析
5.4.3 回歸預測模型的建立
5.4.4 水位預測和資源評價
5.5 枯水期開采資源評價
5.5.1 開采試驗法
5.5.2 枯水期開采漏斗法
5.6 地下水允許開采量的綜合評價
6 嚴重干旱麥嶺水源地優(yōu)化管理研究
6.1 水文地質概念模型
6.1.1 模擬范圍的確定
6.1.2 含水層結構概化
6.1.3 邊界條件概化
6.1.4 水力特征概化
6.1.5 參數(shù)分區(qū)
6.1.6 源匯項計算與確定
6.2 地下水數(shù)值模擬
6.2.1 數(shù)值模擬模型的建立
6.2.2 模擬區(qū)域剖分
6.2.3 時間離散
6.2.4 模型識別和驗證
6.2.5 不同開采方案下地下水模擬預測
7 麥嶺水源地水質評價
7.1 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評價
7.1.1 評價依據(jù)
7.1.2 評價結果
7.2 地下水質量評價
7.2.1 評價依據(jù)及方法
7.2.2 淺層地下水質量評價
7.2.3 深層地下水質量評價
7.3 生活飲用水水質評價
7.3.1 淺層地下水
7.3.2 深層地下水
7.4 農(nóng)田灌溉用水水質評價
7.5 水質綜述
7.5.1 前期勘察評價
7.5.2 本次研究評價
7.5.3 水質預測
8 地下水人工補給試驗研究
8.1 麥嶺水源地人工補給條件分析
8.1.1 麥嶺水源地概況
8.1.2 人工補給可行性分析
8.2 人工補給試驗研究
8.2.1 雙環(huán)滲水試驗
8.2.2 淺井注水試驗
8.2.3 滲坑滲水試驗
8.2.4 灌溉回滲試驗
8.3 地下水人工補給
8.3.1 地下水人工補給特點
8.3.2 地下水人工補給的優(yōu)越性
8.3.3 人工補給地下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3.4 地下水人工補給場地的選擇
8.3.5 地下水人工補給的時間和方式
9 麥嶺水源地地下水開發(fā)利用與保護
9.1 人類活動對麥嶺水源地地下水的不利影響
9.1.1 地下水污染的特征
9.1.2 工業(yè)生產(chǎn)對麥嶺水源地地下水的影響
9.1.3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對麥嶺水源地地下水的影響
9.1.4 麥嶺水源地天然均衡狀態(tài)的破壞對水質的不良作用
9.2 麥嶺水源地的保護與安全運行
9.2.1 麥嶺水源地防護區(qū)劃與防護措施
9.2.2 水源地安全運行保障
9.2.3 應急供水方案
9.3 水資源持續(xù)開發(fā)利用和保護
9.3.1 地下水動態(tài)監(jiān)測
9.3.2 人工補給地下水
9.3.3 加快地下水人工調蓄工程建設,實現(xiàn)地表水、地下水聯(lián)合調蓄
9.4 麥嶺水源地開發(fā)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10 結論與建議
10.1 結論
10.2 建議
參考文獻
內部資料
附件: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