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序2
前言
1 幾種典型的物理模型
1.1 天體運行模型
1.2 理想氣體模型
1.3 金屬導電模型
1.4 原子結構模型
1.5 夸克模型
2 物理模型在科學認識中的作用
2.1 簡化和純化事物原型
2.2 解釋事物或現象原因
2.3 建立或證明物理理論
2.4 指出方向和做出預見
2.5 利用模型做合理估算
3 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發(fā)展
3.1 物理模型抽象于事物原型
3.2 建立物理模型的理論基礎
3.3 建立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
3.4 物理模型的發(fā)展與進化
4 中學物理中常見的四類模型
4.1 對象模型
4.2 條件模型
4.3 過程模型
4.4 數學模型
5 物理模型在中學物理學習中的指導作用
5.1 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
5.2 解題的一把金鑰匙
5.3 應用模型的幾點認識
6 物理模型在中學物理解題中的應用
6.1 質點、剛體和質點組模型
6.2 繩、桿和彈簧模型
6.3 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模型
6.4 簡諧運動模型
6.5 碰撞模型
6.6 分子模型
6.7 理想氣體模型
6.8 發(fā)動機與電動機模型
6.9 “實用型”問題中的模型
結束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