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云南大學新聞系單獨建系以來,就把“民族傳播”作為一個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的主要方向。當時這樣一個方向的確立,并非是我們對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未來有某種“先知先覺”,而是和云南大學整個學校的學科建設重點密切相關。民族學是那個時候云南大學文科學科發(fā)展的重點,出于各方面的考慮,不少非民族學的學科也自覺不自覺地向民族學靠近。云南大學新聞專業(yè)是1984年設置的,1985年招收首屆本科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云南大學新聞專業(yè)就在本科課程中開設了傳播學課程。這與云南大學新聞專業(yè)首任教研室主任高寧遠有著直接的關系。高寧遠老師1956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新聞系,來到云南工作,1958年被劃為“右派”,2006年7月22日不幸去世。1994年底,高寧遠出版了《新聞傳播基礎理論》一書,從《傳播與民族文化研究文叢:田野中的傳播與鄉(xiāng)村社會》的內容框架來看,它已經與同時代的國內出版的新聞學理論的教科書有較大的區(qū)別,書中出現(xiàn)了很多傳播學的概念,如“信息”“傳者”“受眾”等。講這方面的情況,并非是要去強調云南大學新聞系傳播研究的“悠久歷史”,而是要講在傳播學進入國內不久,作為這樣一所邊疆大學一個新辦的新聞學專業(yè),與傳播學相關的內容在教學、教材中就有了具體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