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行政管理公共生活倫理研究:以中國的社會轉型為背景

公共生活倫理研究:以中國的社會轉型為背景

公共生活倫理研究:以中國的社會轉型為背景

定 價:¥69.50

作 者: 楊清榮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 社會生活與社會問題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155036 出版時間: 201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5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稿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轉型期的公共生活倫理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中國的社會轉型為背景和論述前提,研究從傳統(tǒng)社會生活向公共生活轉型的倫理困境與克服,探索公共性、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得以確立的制度保障,個人德性保障及其與中華民族的民族性的關系,力圖探求公共生活的倫理模式和公民的德性養(yǎng)成機制。本研究著力探究社會轉型與人的發(fā)展的雙向互動,分析中華民族國民性格的現代轉化與精神品質的更新對社會轉型的意義,并由此探討中國的公共生活建構的可能方式。在揭示公共生活的一般形式與表征的基礎上,分析轉型期中國的制度變革與人的精神氣質的現代轉型的維度。 公共生活把和熟人打交道變?yōu)榕c陌生人交往;把固定的、封閉的空間轉為變動的、開放的空間,這是一種在保持個人獨立性的前提下尋找新的社會聯合方式的生活樣式。因此,獨立分散個體之間的彼此接納、相互認同是社會的生活秩序和人際和諧的基本保證。本研究分析了如下幾種認同理論:契約論的,理性建構的,重疊共識的,商談倫理的,這些理論中的一些合理成分可用于社會轉型期人們的認同理念培育。本書最后分析了公共生活的本土文化資源。

作者簡介

  楊清榮,1952年生,湖北仙桃人,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倫理中心特邀研究員,湖北省倫理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傳統(tǒng)倫理、制度倫理和企業(yè)倫理研究。主持三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出版《企業(yè)倫理與現代企業(yè)制度》、《經濟全球化下的儒家倫理》等專著四部,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哲學動態(tài)》、《道德與文明》、《倫理學研究》等雜志上發(fā)表文章60余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的社會轉型:意義與問題 第一節(jié) 社會轉型:人發(fā)展的新起點 第二節(jié) 中國的社會轉型 第三節(jié) 中國社會轉型的倫理困境 一、社會結構變遷導致個人身份認同與歸屬感的缺失,個人失去了倫理方位感 二、市場經濟誘發(fā)的利益追求導致個人的自我實現與公共角色認同的張力與矛盾 三、過度的制度依賴導致制度失效 四、公共生活的制度性建構缺乏核心理念 第二章 公共生活:一個概念的分析 第一節(jié) 公共生活與共同生活 第二節(jié) 公共生活與公共領域 第三節(jié) 市場與公共生活 第四節(jié) 公共生活與人的發(fā)展 第三章 公共生活的倫理維度 第一節(jié) 公共生活的倫理關系 一、橫向的、平面的人際網絡 二、構建性的倫理關系 三、契約性的倫理關系 四、倫理約束的非“美德”指向 第二節(jié) 公共生活的倫理準則 一、平等的權利 二、多元價值下的和諧共識 三、公共美德 四、誠實與正直 第三節(jié) 公共生活的倫理生態(tài) 第四章 公共生活的社會組織與個人 第一節(jié) 公共性社會組織 第二節(jié) 作為私人的個體與作為社會成員的個體 第三節(jié) 公共生活中自由權的正確運用 第五章 公共生活的人際認同 第一節(jié) 公共生活人際認同的方式與意義 第二節(jié) 人際認同的精神品質 一、契約意識 二、權利與義務意識 三、尊重并遵守公共規(guī)則 四、公正與正義的理念 第三節(jié) 人際認同的制度環(huán)境 第六章 公共空間 第一節(jié) 公共空間的意義 第二節(jié) 公共權力 第三節(jié) 公共傳媒與公共輿論 第四節(jié) 公共場所 第七章 中國的社會轉型與公共生活 第一節(jié) 中國歷史上的“社會” 一、中國文化的自然屬性產生了家國一體的觀念 二、人的本質被道德化,忽視或輕視人的實際能力 三、輕視功利,空談心性 四、儒學沒有順利向世俗化轉變 第二節(jié) 中國的國民性問題 第三節(jié) 中國公共生活構建的一個視角 第四節(jié) 公共生活構建過程中的制度與人 一、制度應向個人釋放空間,并保障個人權利的實現 二、制度安排與規(guī)則制定不僅應該充分聽取社會成員的意見與建議,而且應該讓每個社會成員都是直接的參與者 三、界定公域與私域的界線 四、政府行為的榜樣作用,是培養(yǎng)個體的重要途徑 五、重塑國民性格與民族精神 第五節(jié) 物化時代的個人 第八章 公共生活的本土文化資源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轉型 第二節(jié) 仁愛精神與超越理念 第三節(jié) 忠恕之道:公共美德的推理模式 第四節(jié) 誠信:人的基本德性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