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體育體育理論及教學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人文性的缺失與重構

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人文性的缺失與重構

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人文性的缺失與重構

定 價:¥18.00

作 者: 覃剛
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270072 出版時間: 2015-05-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人文性的缺失與重構》從人文主義的視角來探討體育教育活動,運用歷史的、辯證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梳理了近代以來自西方體育教育傳入中國后我國體育教育的人文脈絡,分析了體育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現(xiàn)狀及原因,回顧了人文與體育教育分合的歷程演變等。

作者簡介

暫缺《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人文性的缺失與重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2.1 本書力圖探尋的問題
1.2.2 本書的基本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
1.3.2 邏輯分析法
1.3.3 歷史研究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相關研究綜述
1.4.1 人文討論的背景
1.4.2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
1.4.3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
1.5 相關核心概念的界定
1.5.1 人文
1.5.2 人文主義
1.5.3 人文關懷
1.5.4 人文精神
1.5.5 健全人格的界定及內涵
1.6 研究創(chuàng)新特色及不足
1.6.1 研究創(chuàng)新與特色
1.6.2 研究不足之處
2 學校體育教育人文屬性的內涵
2.1 人文體育教育提出的語境
2.1.1 社會變遷對人文體育教育提出要求
2.1.2 素質教育的語境
2.1.3 “終身體育”的語境
2.2 學校體育教育的人文向度
2.3 人文體育教育的立論基礎
2.3.1 人本主義心理學關于健康人格與自我實現(xiàn)的理論
2.3.2 教育學關于素質教育的理論
3 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的人文向度
3.1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1911年辛亥革命
3.1.1 洋務運動時期的學校體育
3.1.2 維新運動時期的學校體育
3.1.3 “壬寅·癸卯學制”時期的學校體育
3.2 1912年中華民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3.2.1 “壬子·癸丑學制”時期的學校體育
3.2.2 “壬戌學制”時期的學校體育
3.2.3 “戊辰學制”時期的學校體育
3.2.4 民國時期的自然主義體育
3.3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978年改革開放
3.3.1 1949年-1966年學校體育草創(chuàng)時期
3.3.2 1966年-1978年學校體育混亂時期
3.4 1978年至今,學校體育恢復探索時期
4 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缺失原因分析
4.1 文化背景差異是近代以來中國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缺失的根本原因
4.2 科學名義下體育工具理性的過度張揚造成片面強調學校體育教育的生物功能
4.3 以“院系調整”為突出表現(xiàn)的過分的分科教育制度造成科學與人文的分裂
4.4 以“高考指揮棒”為集中體現(xiàn)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局面強力導向教育的人文冷漠
4.5 學校體育教育領域重結果輕過程導致過程性人文內涵的流失
5 重構:學校體育教育的人文回歸
5.1 人文體育教育的理論重構
5.1.1 從了解體育教育的對象開始:以“人”始、以“人”終,教育因學生而存在
5.1.2 重新認識學校體育功能和目的的關系
5.1.3 確立發(fā)展完善人格(完人教育)的學校體育教育的終極人文目標
5.2 學校體育教育的人文實踐
5.2.1 宏觀層面:確立具有人文屬性的體育教育思想
5.2.2 微觀層面:學校體育活動的人文關懷
5.3 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5.3.1 學養(yǎng)——內在學識
5.3.2 仁愛——既善且美
5.3.3 體育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外在體現(xiàn)
5.4 拾遺:尋求傳統(tǒng)人文的智慧
5.4.1 傳統(tǒng)人文精神在體育教育中的滲透
5.4.2 挖掘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人文教育內容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