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官璘是象棋界無人不曉的名字,不僅因為他獲得全國第一屆象棋冠軍,而且他對象棋藝術的貢獻巨大,超過古人。楊官璘原籍廣東省東莞鳳崗人,1925年生,2008年病逝。他6歲習棋,在棋攤觀戰(zhàn),自學成才。他家境不好,只讀了5年書,從14歲起就當搬運工、小裁縫等,幫助父母維持生計。但業(yè)余時間仍然迷于象棋,鍥而不舍。當時能接觸到的就是古譜殘局,他下苦功不厭其煩地解拆各種實用殘局和江湖排局,然后再研究古譜全局及讓子局等,年僅10歲已成為鄉(xiāng)里小棋王,但一直沒機會接觸真正的高手。1948年,楊官璘初上大城市廣州,在中山路同志茶座棋壇攻盧輝的擂臺。他雖然不懂開局套路而走出雙邊馬,而中殘局棋路嚴謹多變、細膩的風格困逼盧輝成和,轟動廣州棋壇。1949年9月,香港南華體育會舉辦穗港澳三角埠際賽,楊官璘趕到香港觀戰(zhàn),從此決定留在香港棋壇,在茶樓、咖啡室下棋。當時香港成立第一屆中國象棋研究會,并于1950年4月舉辦個人賽,結果楊官璘獲得冠軍。1951年,楊官璘回到廣州,當年與陳松順一起赴上海參加首屆華東華南名手對抗賽,結果華南隊勝,個人成績以楊官璘為最好。1951-1955年,楊官璘多次去上海以及武漢、北京以棋會友;面對全國各地精英,均所向披靡,被譽為弈林第一高手。楊官璘在首屆全國象棋賽奪魁后,又在1957年、1959年、1962年三次獲全國冠軍。1977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7年五次代表廣東隊獲全國象棋團體冠軍。1987年奪得健力杯國際名手個人賽冠軍,1999年獲元老杯全國個人賽冠軍。1960-1982年間作為廣東隊主將兼教練,1982年被國家體委授予“象棋特級大師”稱號。他棋藝精深,開、中、殘局技術全面,走子穩(wěn)健,但常有出人意料的攻殺妙手,尤其殘棋功夫深厚,能在微優(yōu)中出奇制勝。楊官璘曾任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全國象棋協(xié)會副主席和象棋月刊主編,1999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新中國棋壇十大杰出人物”稱號。本書選錄楊官璘100局勝局,都是在全國賽或重大對抗賽中的精彩記錄,有開局的新穎變例、中局的驚險搏殺、殘局的細膩斗智,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到楊官璘對棋局的深刻理解、對局勢發(fā)展的把握和超群的想象力,從中受到啟發(fā),提高自己的棋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