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也是中唐時期著名詩人。他提出“不平則鳴”說,好作奇句警語;又推崇李白、杜甫。以獨特的“以文為詩”的表現形式,開創(chuàng)熔古樸、奇特、晦澀為一爐的險怪詩風,影響中唐、晚唐詩壇甚巨。本書先說明韓愈的時代、生平、文學主張、詩歌內容、詩歌特色;而后依韓愈生活年代,將韓詩分成三期:早期平正古樸,中期雄奇變怪,晚期清新蘊藉。韓詩現存四百余首,本書選注其中一百多首,約占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每選注一首,都說明其寫作背景、典故出處,再加以作法賞析。期望本書能幫助讀者更加深入理解韓愈的詩風。調張籍(節(jié)選)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