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美國宗教社會學理論變遷的學科背景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帕森斯宗教社會學理論述評
一、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
(一)學術生平
(二)社會系統(tǒng)
(三)結構功能主義的轉向
二、帕森斯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淵源
(一)韋伯的宗教研究
(二)涂爾干的宗教研究
三、帕森斯的宗教社會學研究
(一)帕森斯的宗教社會學理論概述
(二)系統(tǒng)中的價值體系
(三)宗教與美國社會
四、影響與評價
(一)一般社會學影響
(二)宗教社會學的影響
(三)帕森斯宗教社會學研究的評價
五、小結
第二章 羅伯特·貝拉的宗教社會學思想
一、學術背景
二、宗教之本質及分析路徑
(一)宗教本質論:整體感與象征符號
(二)宗教研究認識論:象征實在論
三、宗教與現代化
(一)德川宗教:韋伯命題的日本詮釋
(二)中國當代社會的宗教象征化
(三)相關的反思
四、宗教進化
(一)進化與宗教進化
(二)宗教進化的階段
(三)心理進化、宗教進化與現代性
五、公民宗教
(一)公民宗教論的提出
(二)公民宗教論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公民宗教之外及公民宗教問題的延伸
六、小結
第三章 趙文詞的宗教社會學研究
一、趙文詞學術思想簡述
(一)學術經歷:宗教社會學的耕耘者
(二)理論關懷:公民社會何以可能
二、宗教現代性與公民社會研究
(一)現代宗教的實踐模式研究
(二)宗教復興與公民社會的興起
三、社會學的宗教研究
(一)宗教與公民社會
(二)宗教與公民精神
(三)趙文詞研究的中國意義
四、小結
第四章 羅伯特·伍斯諾的宗教社會學研究
第五章 羅伯遜:宗教、文化與全球化
第六章 彼得·伯格的宗教社會學理論
第七章 理性選擇理論的宗教社會學研究——以勞倫斯·艾納孔為主線
第八章 羅德尼·斯達克的宗教市場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