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

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

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

定 價:¥29.80

作 者: 勞思光 著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西對話
標 簽: 西方哲學 哲學?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7546608 出版時間: 201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3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這一本先生的遺作,如實呈現(xiàn)哲學大師沉淀一生的思想風采,理性而深邃。二十世紀變成一個混亂的時代,解構主義思維、后現(xiàn)代與現(xiàn)代之間的沖突,呈現(xiàn)了許多哲學家的迷惘與憂慮。原先充滿希望的世界,漸漸走向處處是“困局”的世界,再也不能維持“希望的世紀”這種信念。于是走入一連串困局:˙首重困局: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的緊張關系˙第二重困局:現(xiàn)代文化本身的不完整性˙第三重困局:不信任現(xiàn)代文化而出現(xiàn)“反理性思潮”從二十世紀每個世代對于哲學問題的了解,藥方,剖析當代西方哲學家如何解消“走向一個現(xiàn)代社會的鐵籠”的憂慮,進而擴展哲學思維的“視域”。思索“哲學之未來”的問題究竟是什么?現(xiàn)代文化之下的哲學思維落實到政治、經濟、宗教、社會秩序上,會成為什么主張?勞思光先生:若要從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的沖突或困局中找到出路,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工作,這工作必須要發(fā)揮已有文化傳統(tǒng)的潛力──可以發(fā)揮、可以出現(xiàn),但是還完全發(fā)揮。……發(fā)揮潛力并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卻是唯一可能的出路。歷史學者余英時觀察到,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必然地求助于西方理念、價值或習俗,以作為正當性的最終基礎”。面對西方以及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我們往往陷入迎、拒的兩難,卻鮮少作深入的省思與評析。勞思光先生生前最后的這本著作,填補了上述缺憾。論述如實呈現(xiàn)了他沉淀一生的思想風采;在審視現(xiàn)代思想之余,作者更由“在世界里的中國”角度,思索中國文哲未來的方向。

作者簡介

  勞思光,1927-2012,原名勞榮瑋,號韋齋,筆名思光,是與唐君毅、牟宗三齊名的哲學家,尤其長于中國哲學史與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1955年起先后在珠海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任教,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并為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人、以及臺灣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師范大學與東吳大學等??妥淌?。2012年10月去世前為華梵大學講座教授、臺灣中研院院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主要著作包括《中國哲學史》三卷四冊、《康德知識論要義》、《中國文化要義》、《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思光詩選》等約三十余種。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
(1)從希望的世紀到三重困局
(2)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第一重困局
(3)現(xiàn)代文化與不完整的計劃(IncompleteProject):第二重困局
(4)反理性思潮與“哲學之終結”(EndofPhilosophy):第三重困局

第二章
詮釋學風之收獲及迷失
(1)客觀主義(objectivism)之爭議
(2)詮釋學風與相對主義(relativism)
(3)外加結構與文化世界
(4)反省思維之新向度
第三章
反理性思潮之檢評與理性言談之轉向
(1)后現(xiàn)代思潮之歷史背景
(2)后現(xiàn)代思維的家族相似性
(3)后現(xiàn)代思想之理論重點
(4)結論:“反理性”(anti-rational)論述而非“非理性”(irrational)論述
第四章異質文化之問題
(1)引言---沖突與整合(conflict&integration)
(2)三種通俗觀念(demoticideas)的評述
(3)典范轉移與破除迷執(zhí)之嘗試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