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解讀《老子》的書。筆者以推理聯系實際、注重邏輯、結合歷史等方法,探究出若干與傳統(tǒng)理解相區(qū)別的認識。例如:1.《老子》之道的確切含義為自然法則。即自然存在于事物上的規(guī)律或法則。2.《老子》中的“有”與“無”存在著雙重含義:“A.事物變化中的狀態(tài),指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存在為‘有’,不存在為‘無’。B.實體(物質)和空間。實體為‘有’,空間為‘無’。”3.《老子》五千言的論述中,存在若干既普通又深刻且貼近生活的自然法則,需要我們去理解。4.《老子》的哲理與謀略相契合。不少謀略在歷史上,尤其是在秦漢之際和大漢王朝建立過程中起到過重要作用。它對后世來說很有借鑒的價值。如此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本文從九個方面對《老子》進行分析闡述,這九個方面是:甲.關于《老子》之道的研討。乙.《老子》中的自然法則。丙.《老子》的歷史蹤跡。丁.《老子》八十一章分類。戊.兩種文本的啟示與評說。己.老子與道家。庚.關于《老子》德篇首章的解讀。辛.道法自然謀略十五例。壬.《老子》中的為公思想。在各方面的論述中,引用了一些實際的例證和史料,寓趣味于推理之中,把抽象和晦澀的論述簡明和通俗化了?!皥?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意為用本來就有的法則來駕馭現有的一切事物。表明《老子》的學問不是空談,其著重點在實際運用,用它來為我們服務。全書共約十萬字,是筆者二十多年習研之陋識。將其公之于世的目的,是希望在這朝氣蓬勃、萬象興新之際,以拋磚之舉為古為今用盡微薄之力。敬請閱者批評指正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