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儒學
第一章 先秦儒學
第一節(jié) 儒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孔子
第三節(jié) 孟子
第四節(jié) 荀子
第二章 漢唐儒學
第一節(jié) 秦漢儒學
第二節(jié) 儒學與玄學
第三節(jié) 唐代儒學復興
第三章 宋代儒學
第一節(jié) 北宋理學
第二節(jié) 朱熹理學思想
第三節(jié) 陸九淵心學思想
第四章 元明清儒學
第一節(jié) 元代儒學
第二節(jié) 明初理學
第三節(jié) 王守仁心學
第四節(jié) 明清實學
第五章 近代儒學
第一節(jié) 孫中山
第二節(jié) 梁漱溟
第三節(jié) 熊十力
第四節(jié) 馮友蘭
第五節(jié) 牟宗三
中篇 人生
第六章 “內圣外王”的人生觀
第一節(jié) “內圣外王”的含義
第二節(jié) “君子”是“內圣”的典范
第三節(jié) “內圣外王”的啟迪
第七章 性本善的修養(yǎng)觀
第一節(jié) 儒家性情說
第二節(jié) 教化與定性
第八章 “和為貴”的人際觀
第一節(jié) 儒家的“和”文化
第二節(jié) 和而不同
第三節(jié) 仁者愛人
第四節(jié) “和為貴”的方法論
第九章 “孝老愛親”的慈孝觀
第一節(jié) “孝”的內涵
第二節(jié) 孝的內在修養(yǎng)一孝心
第三節(jié) 孝的外在表現——孝行
第四節(jié) “孝”的功能及其意義
第十章 “生于憂患”的危機觀
第一節(jié) 生活中的憂患意識
第二節(jié) 憂患意識的內涵
下篇 社會
第十一章 “誠實守信”的處世觀
第一節(jié) 關于誠信的故事
第二節(jié) 誠信的含義及其價值
第三節(jié) 誠信的現代價值
第十二章 “以德治國”的管理觀
第一節(jié) 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
第二節(jié) 儒家德治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先秦諸子的德治思想
第四節(jié) 現代“德治”與“法治”的良性互動
第十三章 “經世致用”的務實觀
第一節(jié) “經世致用”思想的演變
第二節(jié) “經世致用”思想的現代價值
第十四章 “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第一節(jié) 人與自然的同一
第二節(jié) “取之有節(jié) ”與生態(tài)平衡
第十五章 “大一統(tǒng)”的國家觀
第一節(jié) “大一統(tǒng)”的內涵
第二節(jié) “大一統(tǒng)”思想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