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狂言在中國的譯介(日文版)》用日文寫成,約20萬字,以著名翻譯家的作品為例,如申非翻譯的謠曲《邯鄲》,申非和王冬蘭分別翻譯的《砧》與《井筒》,申非翻譯的《隅田川》與錢稻孫翻譯的《飛鳥川》,申非與劉振瀛分別翻譯的《熊野》,申非翻譯的《日本謠言狂言選》,劉振瀛節(jié)譯的《花傳第六花修》、《花傳第七別紙口傳》和王冬蘭譯的《風姿花傳》等,全面介紹和梳理了日本能狂言腳本以及世阿彌的能狂言理論專著在中國的譯介史,探討了日本能狂言及其理論論著的翻譯方法,并對中日兩國戲劇的關聯(lián)進行了分析,并附錄了采訪翻譯家申非先生的記錄(當時申非先生已89歲高齡),留存了譯介背景等珍貴的資料,有一定的學術和出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