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世界經濟誰給黃金定價?

誰給黃金定價?

誰給黃金定價?

定 價:¥36.00

作 者: 王亞宏 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經濟 經濟學理論 其他經濟學理論

ISBN: 9787220097980 出版時間: 201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9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誰給黃金定價?》因為黃金的特殊屬性,自古以來黃金就成了財富的象征。黃金告別了大航海中的“黃金時代”,和英鎊金本位關聯(lián)的“白銀時代”,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青銅時代”后,在被趕入商品圈子后就不得不進入競爭殘酷的“黑鐵時代”。當黃金價格制定離開了國家的力量被重新推入市場后,更戲劇化的局面出現(xiàn)了:30多年前金價是每盎司35美元,2003年前是400多美元,2011年前沖上過1900美元,之后幾年回落到1200美元上下。如今,在距離“斷崖式下跌”數(shù)年后,已經沒多人少人仍把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看作是導致金價大跌的元兇,而是認為它已經成為支撐市場的希望。基金虐市千萬遍,市場待其如初戀,投資者總是健忘的,或者說是現(xiàn)實的。本書分為八個章節(jié),以講故事的形式穿起黃金定價權變化的來龍去脈。其中前三章講黃金定價歷史上的三個重要的階段,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凱恩斯與懷特的較量,實際上是英美兩國國力的較量;第四章到第六章講黃金密室定價的內幕和改革的進展,以及黃金定價的走向和趨勢;第七八兩章則分別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對黃金定價做出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大媽”成為全球黃金消費主力的時候,黃金定價權也正在經歷將近一個世紀以來重大的一次變革。作者作為新華社駐倫敦的首位大宗商品記者,對黃金定價權進行了六年多的跟蹤報道和研究,完成了大量采訪和調查,因此對黃金這種特殊商品的金融屬性有著獨特的認識。而本書,則是作者首次對黃金定價之謎做出詳細系統(tǒng)的解讀。

作者簡介

  王亞宏,新華社高級記者,瞭望智庫研究員。歷任《參考消息》頭版要聞編輯和《新華社》倫敦分社新聞副主管。從千禧年進入燕園,開始一頭扎入大宗商品研究領域,就再未離開。這期間眼看超級牛市起高樓,眼看熊市漫漫樓塌了。因工作原因游走于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之間,廣泛交結分析師、交易員,嘗試在他們的言語中將“金錢永不眠”的金融業(yè)層層剝離。經過駑馬十駕般的多年嘗試,對大宗商品領域的理解雖不能像行業(yè)標兵那樣做到游刃有余,但自以為至少像賣油翁那樣混了個手熟。于是腆臉在《中國黃金報》《中國證券報》《財經國家周刊》等媒體的專欄上發(fā)表文章,講述對大宗商品市場的一孔之見,并聚沙成塔成就本書,權當愚者千慮的見證。

圖書目錄

導讀 黃金定價的秘密

第一章 全球市場與黃金的好時代
雖然那些黃金的忠實擁躉總愛強調黃金作為財富象征根紅苗正的歷史,但事實上黃金在普遍意義上擁有這種地位也不過500多年。因為在那之前無論在中國還是歐洲,黃金數(shù)量其實都很有限,主要作為裝飾用途,地理大發(fā)現(xiàn)后由于資源豐富的美洲的加入,才開啟了全球性黃金流動的大門。
1.讀著游記找黃金
2.葡萄牙的進擊
3.發(fā)現(xiàn)美洲:哥倫布的失望之情
4.暴力打破“黃金國”大門
5.黃金詛咒籠罩伊比利亞

第二章 鑲上金邊的米字旗
作為經濟學誕生地的英國,自然不想重蹈西班牙人遭受“黃金詛咒”的覆轍。他們也不會做出像西班牙人那樣用關國王人質的房間來衡量黃金的事情,而是一直在努力建構將英鎊與黃金直接掛鉤的嚴謹貨幣體系。因為他們深知當英鎊隨著英國的殖民擴張流向全球后,維持貨幣價值相對穩(wěn)定,對于整個國家從長遠看都是非常必要的。在這種思路下,英國人創(chuàng)造出金本位制,給日不落帝國遍布全球的米字旗鑲上了一道金邊。
1.牛頓爵士的貢獻
2.“針線街的老婦人”打理金本位
3.“功勛戰(zhàn)士”的謝幕

第三章 從大蕭條到布雷頓
一戰(zhàn)后,有能力掌控黃金價格的國家已經換成了美國。19世紀中葉的西部淘金熱為美國積累了大量的黃金,19世紀末美國在經濟規(guī)模上也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并通過美西戰(zhàn)爭開始組建、規(guī)劃屬于自己的世界格局。不過在世界格局中,剛剛壯大起來的美國還只有一顆兔子般的心臟,一遇到驚嚇就又迅速縮回到“門羅主義”所涵蓋的美洲范圍內。一戰(zhàn)后的巴黎和會上美國放棄了規(guī)劃世界的構想,其中包括控制黃金的機會。不過美國人也沒有遺憾太久,在不到30年后建立起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元成了黃金的正式標的物,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黃金的公式也被人們熟記。
1.淘金熱與西部大開發(fā)
2.大蕭條下的“地方指導價”
3.擊敗凱恩斯的無名小卒
4.黃金總庫不敵影子市場
5.當黃金不止35美元后
6.“超級牛市”的終結

第四章 黃金密室定價與操縱丑聞
從維多利亞時期開始,倫敦就一直是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每日的黃金定盤價影響著價值20萬億美元黃金市場的交易。而從一戰(zhàn)后期開始,定盤價的價格就由五大交易商確定。五家銀行的代表每個工作日會在倫敦舉行兩次秘密會議制定黃金定盤價,該價格為交易者買入或賣出黃金提供標準,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商、消費者和央行作為中間價。五大銀行協(xié)定金價的制度帶有濃厚神密主義色彩,因為除了他們的黃金交易代表外,沒有任何人可以參與、觀看定價過程,這也給黃金價格蒙上了一重迷霧。這個價格體系一直持續(xù)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有一天爆出了五大行操縱價格獲益的丑聞。
1.神秘的五巨頭
2.改革或者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3.黃金改革,白銀先行
4.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機制
5.打敗覬覦者

第五章 黃金“搶椅子”游戲里的中國人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中國曾陷入“買什么什么漲價,賣什么什么降價”的怪圈,黃金也不例外。為了爭取贏得定價權,2002年正式開業(yè)的上海黃金交易所逐漸做出一些嘗試。但在黃金需求連年增長的同時,“挾市場要定價權”的策略卻和在別的領域一樣并沒有立即奏效。雖有“中國大媽”在投資領域沖鋒陷陣,中國的黃金價格只是國際金價的影子,很難對其他市場的定價產生大的影響。不過借著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以及中資機構得到了倫敦黃金定盤價的定價“椅子”,之后的故事或許會有所不同。
1.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2.黃金中國好聲音
3.人民幣國際化添加“黃金推進器”

第六章 黃金重心東移,定價權呢?
雖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出的各國黃金儲備排行榜上,美國仍高居榜首,在前十位里歐洲國家也占據(jù)了大半位置,不過世界黃金儲備的格局正在慢慢變化。正如三個世紀以前全球白銀曾“一江春水向東流”,現(xiàn)在世界黃金的格局也正在向東移動。中國和印度本世紀以來長期占據(jù)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的前兩位,黃金源源不斷地從歐洲和美國流向亞洲。
第七章 當黃金重歸市場
雖然說炮聲一響,黃金萬兩。可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卻并不一定與黃金價格同步,因此單用政治避險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釋金價的走勢。而由于商品屬性是黃金最重要的屬性,甚至超過后來附加的貨幣屬性和政治屬性,因此供求關系是決定黃金價格的重要因素。不過由于金價走低,在基本面上的黃金供應方的日子都不大好過。
第八章 尋找需求大鱷
密室制定的倫敦黃金定盤價在定價透明度方面飽遭詬病,即使是推出了改革后的新定價機制,在這方面遭遇的批評聲依舊存在。面對來自各方的抨擊,主持定價機制改革的倫敦金銀市場協(xié)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冤枉,跳出來叫屈,稱只要央行還在市場上扮演著“大魚”的角色,那么黃金市場就透明不到哪兒去。除了央行外,還有其他“市場大鱷”都對價格有重要影響。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