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描寫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zhèn)呼蘭城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百姓的生活。那里的人,善良卻也愚昧,可惡卻也無辜;那片土地上,飄蕩著無知和愚昧,也充滿了苦難和悲涼。呼蘭河雖不是回蕩著悠揚牧歌的靜謐田園,但那里的一縷縷炊煙,卻是寂寞女子心底僅有的一點溫暖與歸屬。小說寫了人物,卻沒有主角;敘述故事,但沒有主軸;七個章節(jié),看似獨立卻又渾然一體。蕭紅以成熟的藝術筆觸造就了她“自傳體”小說的巔峰之作。那些字句,平常不過,卻能在人心里一點一點蝕出一個大坑,令人空空落落地直想落淚……《呼蘭河傳》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全書七章:一、二章寫小城風情,三、四章談家中親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繪獨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視式藝術手法,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為“生于斯、長于斯的呼蘭河畔的鄉(xiāng)鎮(zhèn)作傳,為這個鄉(xiāng)鎮(zhèn)的風土人情,為各種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全書七章可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尾聲余響不絕。蕭紅以嫻熟的寫作技巧,抒情詩的意境,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的巔峰之作,為中國文學奉獻了一部不朽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