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事理意蘊:生命-實踐教育學的理據(jù)之問

事理意蘊:生命-實踐教育學的理據(jù)之問

事理意蘊:生命-實踐教育學的理據(jù)之問

定 價:¥30.00

作 者: 卜玉華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理論/教師用書 教育理論/教育主張 中小學教輔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7525566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事理意蘊: “生命·實踐”教育學的理據(jù)之問》探討的核心問題是教育研究的基本理據(jù)問題。這一問題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空間性。西方古代教育研究主要在經驗與理性的分野上思考教育;近代教育研究主要依據(jù)市民社會對平等、自由的追求,自然科學對日常經驗的超越,以及社會實踐的分化等展開思索。我們在探索中國當代教育實踐改革的價值追求與實踐路徑中發(fā)現(xiàn),教育研究的內在品性應當是一種事理研究,它要求研究者追問教育的價值理據(jù)、思想方法論、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的關系,以及教育學的學科性質等問題。教育研究只有著眼于教育事理,才能真正溝通價值與事實、目的與工具、理論與實踐,并還原教育學的學科自主性。

作者簡介

  卜玉華,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副系主任; 國家重點文科基地“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新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室主任。 近年來主要從事教育學原理、基礎教育改革和教育倫理學研究。出版專著3部,參與撰寫著作5部,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3項,參與省部級以上重點課題7項,參與主持國際合作課題1項?!墩n程理念探》與《班級生活與公共精神的養(yǎng)成》等著作曾獲全國教育科學和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獎項。

圖書目錄

導言 研究者自述:追尋教育的事理意蘊
一、 作為生命成長的主體,不理解生命成長
二、 初為教育者,不知如何教育
三、 作為教育學教師,不理解教育
四、 作為教育研究者,逐步形成了教育學眼光
五、 作為教育學研究者,遭遇闡明教育的事理意蘊之困
上篇 回溯歷史:教育理據(jù)的前人之思
第一章 古代教育的理據(jù)
一、 古希臘的教育背景
二、 柏拉圖的探索:依據(jù)經驗,超越經驗
三、 亞里士多德:知識分類,理一分殊
四、 討論
第二章 近代教育的理據(jù)
一、 近代轉換及其對教育的挑戰(zhàn)
二、 夸美紐斯的回應:人的自然性是教育存在的依據(jù)
三、 近代教育學對教育獨特性的訴求:可塑性與主動性的統(tǒng)一
第三章 現(xiàn)代教育的理據(jù)
一、 知識合法性危機與教育學的內外裂解
二、 杜威的方案:新經驗論
三、 現(xiàn)象教育學的主張: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性關系
四、 本納的再詮釋:實踐論的現(xiàn)代內涵
中篇 直面教育:探問教育的事理意蘊
第四章 教育研究是一種事理研究
一、 事物普遍存在的“事件性”特征
二、 “去事件化”研究及其問題
三、 教育事理的內涵
四、 教育事理研究的實質
五、 教育事理研究中的兩類動機
第五章 事理研究中教育研究者的身份
一、 理事研究中教育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獨特關系
二、 研究者“介入”教育實踐的必要性
三、 “介入”實踐的可能維度
四、 事理研究的普遍性與客觀性問題
下篇 自我實踐:探索中國教育的理據(jù)
第六章 檢視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實踐命題
一、 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經典論題及其實質
二、 教育實踐中的潛在力量
三、 教育實踐的內部復雜性
第七章 追尋教育的意義源泉
一、 教育意義源于何處
二、 教育意義的教育學思考
三、 教育意義的生成條件
四、 教育意義的生成方式
第八章 體驗教育實踐中的新型思想方法論
一、 緣起中國課堂教學狀況的方法論思考
二、 變革性實踐促成復雜思維的生成
三、 新型思想方法論與教育實踐的相互催生
四、 自主型教育實踐與方法論的交互創(chuàng)生
結語 建構一門關于自主發(fā)展的新型教育學的可能性
一、 重審兩種教育研究取向
二、 事理研究彰顯新型教育的可能性
三、 教育學成為一門關于自主發(fā)展的科學的基礎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