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CONTENTS
前 言
導 論
第一章|空間概念的擴展與空間運動/013
第一節(jié) 西方傳統(tǒng)建筑內向空間的分化/014
古埃及與古希臘時期的靜態(tài)化空間/014 古羅馬建筑空間中的支配性秩序/017 拜占庭及羅馬風建筑空間的縱向延伸/018 哥特建筑由內而外的空間界定和路徑/021 文藝復興時期的勻質空間/024 巴洛克時期空間的動態(tài)傾向/026
第二節(jié) 從啟蒙運動到解構的空間跨越/028
啟蒙運動時期對自由空間的設想/028 包豪斯精神與現代理性空間/031 多米諾體系與機械秩序/033 后現代主義的空間隱喻與象征性/035 發(fā)生在“間隙的邊緣”的對峙/037 空間、運動和事件/039
第三節(jié) 虛擬空間的真實擴張/041
信息化“病毒”對物理空間的侵占/041 “超文本”敘事下的建筑與空間/043 虛擬空間與浸入式體驗/045 真實與虛擬的界限/046 建筑概念的分離和弱化/048 建筑的“非物質性”/049
第四節(jié) 空間失語與倫理相悖/052
反觀暴力的“幾何決定論”/052 理性崇拜與情感懸置/055 離奇的“空難”與人性的錯位/056 空間解構與不在場的焦慮/058 虛擬空間反照現實病態(tài)/061 前所未有的“快節(jié)奏”與“空間壓縮”/062
第二章|空間運動的理論基礎/065
第一節(jié) 西方相關學科的交叉/066
格式塔心理學的心物場與同型論/066 拓撲心理學與心理生活空間/068 行為建筑學與交互空間/070 認知地圖概念與城市意象/072 建筑現象學中的脈絡與“存在空間”/075
第二節(jié) 東方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會合——儒道篇/078
理性的焦慮與東方傳統(tǒng)思想的回歸/078 “天人合一”與空間勢態(tài)的取象比類/080 “道法自然”與空間的適性/082
“有無”與“虛靜”中的空間意蘊/084 “反者道之動”——樸素的有機運動觀念/085
第三節(jié) 東方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會合——禪宗篇/088
內在心性與生命自覺/088 簡樸的信奉與非二元對立/090
“物我一如”與境界論/091 禪定、禪修與空間體認/093
在日常生活中尋求超越/094
第三章|空間運動有機理論的系統(tǒng)假設/097
第一節(jié) 空間是有機容器/098
從“居住的機器”到有機空間的過渡/098 新陳代謝與共生思想/100 空間運動有機體系及有機特性/103 強烈的向心性對情感的孕育/105 用身體的語言陳述空間/109
第二節(jié) 知覺下的空間運動/111
知覺感知的動力與空間體驗/111 空間暗示與潛意識導向/114 意識等級與空間層次/116 “空間運動”的定義/118 “空間運動”的構成要素及特性/120
第三節(jié) 引導性概念——“空間鏈”/123
“空間鏈”的基本定義與特性/123 “空間鏈”的超鏈接概念及樣式/126 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比/128 廣義空間鏈對比有機疏散理論/130 狹義空間鏈與“錨固”學說/133
第四節(jié) 時間性與四維空間/136
時間對身前空間的穿越/136 模糊的起源與開放歷史的冒險/139 空間運動的共時性/141 四維空間的分解與連續(xù)生成/143 在過程中感受/145
第五節(jié) 空間意象和圖式/148
空間意象的回歸與并置/148 非線性語境與空間情節(jié)/152多場景構圖與空間投射/154 空間圖式與類型學/156
局部與整體/158
第六節(jié) 空間運動的組織與結構/160
空間運動中的非惰性組織模式/160 動態(tài)暗示的活躍機能/162
內在結構邏輯的一致性/165 空間運動的泛秩序法則/167
冗余空間/169
第七節(jié) 關系場與空間約束力/171
空間事件的隨機與自相關/171 蘊含在矛盾之中的微妙自由/173 介于沉著與誘惑之間的關系場/175 原生性的空間約束力/176 耗散理論與臨界狀態(tài)/179
第八節(jié) 空間失焦與模糊界面/182
空間異化、失焦與失真/182 不確定性與大都會文化/184
空間滲透與原型消失/187 模糊界面與曖昧空間的互動/188 去重量感/190
第四章|空間運動的指向和意義/193
第一節(jié) 從單向排他到曖昧包容/194
非連續(xù)語境與單向秩序的懸置/194 現象空間所面臨的“網絡化”趨勢/196 反“模式化”與非言語表達/198 虛空包容萬有/200
第二節(jié) 空間對環(huán)境的自在適應/204
空間行為對背景邏輯的契合/204 自然中的暗示與類比/206自在,是一種境界/209 寬泛與微妙的適應性法則/211
第三節(jié) 定向與認同/213
參照的弱化與定向危機/213 在此的存在傾向與合乎邏輯的解釋/216 現象空間的擴展源自內在的認同/218 內在物性與場所精神/220
第四節(jié) 空間運動與詩意地棲居/223
虛構的“理想國”遭遇現實危機/223 現象空間的詩意表達/226 棲居,神性尺度下的空間運動/227 存在之思與還鄉(xiāng)之路/230
第五節(jié) 邁向“生命的秩序”/233
生命的痕跡與空間原相/233 短暫的生命召喚有機秩序/236回到空間本身/239 釋放空間、身體與意識的自由/240
圖片來源/243
參考文獻/244
后 記/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