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戲是我國南方的一種民間戲曲,原名稱為“三腳班”。桂南采茶戲源于采茶歌,若從明清之際由江西傳入算起,其歷史約有三四百年。主要流行于廣西南部的玉林、欽州、梧州、南寧等地。它備受桂南地區(qū)人民大眾的喜愛,在傳統(tǒng)節(jié)目、神誕、做社、紅白喜事等各種民俗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潤澤著人民的生活,是桂南人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以博白客家桂南采茶戲,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由博臼縣申報的桂南采茶戲于2006年5月作為桂南采茶戲的代表與江西贛南采茶戲一同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書從桂南采茶戲的歷史沿革、藝術特色、劇目、傳承與保護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盡闡述,力求全面豐富、圖文并茂地為讀者展現(xiàn)桂南采茶戲的文化魅力和藝術氣質。桂南采茶戲以其獨特的藝術風采,頑強的生命力,深厚的群眾基礎,不愧為國家級菲物質文化遺產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