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于歐洲的最重要的漢籍文獻有兩批:一批是敦煌文獻,另一批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而羅馬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數量最 多、底本最好、品種最全,內容涵蓋清初順康雍乾四朝和羅馬接觸的歷史文獻,明末清初傳教士介紹西方科學、宗教、文化、歷史的著述,傳教士在傳教過程中的具 體歷史文獻,中國明清皇帝、官吏同傳教士接觸的歷史文獻,中國士大夫對天主教接受、理解的文獻,清初傳教士在中國民間活動記載的文獻等。30%左右為手 稿、抄本,70%左右為明清兩代的刻本和重刻本,對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歐洲漢學史、中國明清史、中國近代史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梵蒂岡圖書館、羅馬智慧大學孔子學院、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大象出版社幾方聯(lián)手,精心遴選、復制這批 文獻,整理、匯編為《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分輯依次影印出版。第一輯45冊,輯錄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漢籍總計153種,近日即將由 大象出版社出版。第二輯,第三輯也將陸續(xù)出版,全部出版后成書300余冊。該叢刊所輯錄文獻不僅基本覆蓋已經出版的各類相同主體的各類叢書,而且包括一大 批從未公布的珍貴的刻本、稿本、抄本、地圖、星圖、畫本、雙語稿本辭典,堪稱近年來我國學術界、出版界在域外漢籍與海外中國文獻整理方面所取得的一項重大 進展、我國人文學術界在國際范圍內展開學術合作的一個成功范例。該叢刊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張西平教授、任大援教授,羅馬智慧大學馬西尼教授,梵蒂岡圖書館副館長Piazzoni博士共同主編,將作為北京外國語大學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的重要學術成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