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5世紀西方大航海以來,人類歷史上一種規(guī)模前所未有的跨洲際貿易與文化活動蓬勃興起。大批的西方人來到中國,揭開了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序幕。 在這種早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中,傳教士的東來與商業(yè)交往、移民流動及文化交流糾葛一處,呈現出一種世界性的意義。本書考察了耶穌會士利瑪竇、艾儒略等人入華后的文化活動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書中尤其重視從中文文獻視角探討明清時期中國士大夫對待西學的態(tài)度認識,并強調對個體在歷史中的投射加以細致探究。作者認為從這種小歷史角度,深入考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人文化接觸行為,可以為中西文化相遇大歷史提供另一種審讀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