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論題:宗教類型學
涂爾干的知識論:宗教與概念【邵鐵峰】/3
中國宗教研究的類型學問題——從江南民間宗教出發(fā)【郁喆雋】/16
宗教組織拓撲結構的“理想型”及其社會學啟示【胡安寧】/35
解禁與教派演化:以臺灣地區(qū)的一貫道為例【盧云峰 梁景文】/44
專題:宗教認同
導言:探索“宗教認同”研究的基本路徑【何其敏】/73
“整體的信念證成理論”與宗教認同——對原生信仰的一種哲學分析【謝愛華】/79
從“認同”的邏輯與內涵淺析“宗教認同”【黑 穎】/95
韓國薩滿教、基督宗教和民族—國家認同【蘇 杭】/109
在宗教信仰與多重身份之間
——景頗族基督教信仰與身份認同探究【蔡江帆 張可佳】/127
經典鉤沉
貝拉有關“公民宗教”概念看法的演變
【羅伯特·貝拉(Robert N.Bellah) 著 范麗珠 譯】/139
大衛(wèi)·馬丁的宗教政治學【鐘智鋒】/144
論哈貝馬斯的“后世俗社會”概念的三重維度【吳 軍】/160
社會科學可以研究祈禱嗎?——從莫斯《論祈禱》談起【胡夢茵 黃劍波】/181
溝通原始與現代:對“格/群”文化理論的再分析【陳銳鋼】/194
現代靈性和宗教的關系模式探討【烏 媛】/211
宗教社會學中的“理性”概念:從涂爾干、韋伯到斯達克【鄧溪瑤】/226
中國宗教的社會學研究
近代以來中國傳統(tǒng)宗教的命運嬗變【范麗珠 陳 納】/241
多層次功能替代:政府治理基督教的策略分析【韓 恒】/265
信仰、意義與不確定性消減——以河北龍牌會香火占卜為例【郭慧玲】/283
書評與綜述
基督教在溫州
——讀曹南來《建設中國的耶路撒冷——基督教與城市現代性變遷》【郭瀟威】/303
宗教社會學在中國語境中的精進與創(chuàng)獲——吳軍與邵鐵峰文章簡評【孫尚揚】/317
《美國的公民宗教》勘誤表/320
征稿函/322